賈維卿
文章編號:2095-6835(2017)04-0126-02
摘 要:大力推進大學生課程教學試驗與改革,對適應當前國內國際教育形勢具有重要意義。提出了采用“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大學生專業課程教育,通過《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實踐得出,該方法能夠將傳統教學優勢與網絡教育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互補優勢,實現以學致用、以用促學及綜合能力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光電材料與器件》;課堂-網絡;教學模式;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4.126
1 “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意義
為配合國家戰略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的人才培養必須適應于企業、社會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特點,滿足知識積累、技術應用、效益產出的一體化需求。近年來,人才培養和改革方案相繼出臺,我們結合《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技術性和應用性的特點,積極開展“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工作。該教學模式能夠幫助我們拓寬視野,在發揮傳統教學優勢的基礎上把學校教學資源和網絡資源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以學致用、以用促學的目的,幫助學生在打好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實現學習知識、提出問題、協同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
1.1 對增強基礎理論教學反饋具有重要意義
基礎理論教學是課程的根本,是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定律及學習方法的重要保障。通過基礎理論的教學,務必使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維3個方面具有扎實的基礎,為其自學及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解決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僅能在教學中突出重點,還能保證學生學習時的及時反饋。
1.2 對增強課堂同步測試等具有重要意義
“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采用的同步網絡教學平臺,對增強課堂同步測試及知識點總結具有重要意義。傳統基礎理論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是參差不齊的,不同的學生掌握情況也不同。為了解決其中的教與學的矛盾,我們在《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教學中,每當部分知識點講解完畢時,安排學生在手機終端上進行課堂同步測試,題型以選擇為宜,時間為2~3 min,網絡即時統計答題結果。通過課堂同步測試可以了解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了解不同學生對同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根據反饋結果進行補充。同時,課堂同步測試可以促使學生在課堂上及時復習、歸納知識要點,加強知識點的掌握。
1.3 能更好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更好地鍛煉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制訂學生學習提綱和知識點要求,學生在課下根據提綱進行及時的自主學習。該“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做到學習有章可循,在遇到難點時容易根據提綱提示消化理解。學生對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公開提出疑問。疑問可以由教師解答,也可以由學生解答。這樣既能有效地利用師生的課余時間,同時又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4 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作為一門應用技術類課程,理論聯系實際是非常重要的。理論教學聯系實際的原則,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與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具有明顯的技術性和實踐性的特點。為此,我們必須將理論教學與工程實際應用結合。通過“課堂-網絡平臺”把行業應用和工程實踐知識用網絡的形式鏈接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指導的框架下進行實踐調研和學習。這樣既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范圍過大,同時也能發揮學生的靈活性,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社會工程實踐。
1.5 能有效地實現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目的
“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實現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目的。學習型組織是指發揮集體學習的優勢,組織每個個體參與學習,同時共享學習成果,提高其學習效率。《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的“課堂-網絡”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實現學習型組織的創建目的。學生以作業的形式對本行業的工程實踐從知識產權、產業劃分、上下游產業分布、工藝狀況等多方面進行調研歸納,并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總結。這樣既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也能使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共享大家的調研成果,實現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目的。
2 “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結合以上5個方面的分析,“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明顯地改進了《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的教學質量,在基礎理
論、專業技術、實例分析等方面都顯示出了一定的優勢,詳述如下。
2.1 互補性優勢
課堂方便集中講授,突出重點;網絡資源豐富,實時處理及反饋能力強;將二者結合起來能實現優勢的互補,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學資源,顯著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互助性優勢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之間的互動相對較少,采用“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互助性。
3 總結
課程“課堂-網絡”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大學生專業化教學優化設計。通過《光電材料與器件》課程實踐證明,該教學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和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許霆.論校企協同的機制創新[J].教育發展研究,2012(17):64-69.
[2]張力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戰略意義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07):18-21.
[3]鄒命貴.論項目式學習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華章,2014(09):177-178.
[4]田麗欣,戴彥.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可編程控制器項目式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5):68-73.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