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良
摘 要: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具有數學學習的好習慣是學好數學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要想扎實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需要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和發(fā)言的好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學生的求知欲望一旦被調動起來,就會非常高興地參與,去努力地探索。認真聽講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是上好有效課堂的前提,也是認真聽課的根本。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控力差、精神不集中、不能持久等特點,在課堂上,教師要把枯燥乏味的單純的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運用好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境,采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練習。要使學生上課專心聽講,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語言上生動有趣,活潑而不失章法,條理分明,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樂意聽。學生比較容易做到專心傾聽教師的語言,但是一旦指名發(fā)言或組員討論發(fā)言時,部分學生就會開始“走神”,有時會“胡亂聯(lián)想”,說一些與課堂內容沾邊但關系不大的“發(fā)言”,也就不能專心傾聽其他學生的發(fā)言了。針對這一現象,我會利用學生喜歡表現的年齡特點,讓他們來做小老師,給發(fā)言的學生作一個評價,如:你認為發(fā)言的同學說得好嗎?有不足的地方嗎?你給他什么建議或更好的方法等等。發(fā)言會讓學生去積極地思考,并用語言表達出來,既要表達清楚,又要讓別人聽得懂,這樣就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教師在上課時要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多發(fā)言的機會,但一節(jié)40分鐘,學生發(fā)言的機會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有機會,這就會出現前面所說的有的學生會亂發(fā)言,這時候教師就得注意控制課堂,向學生解釋:敢于舉手的先叫到,現在叫不到你,下次有機會肯定叫到。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答對了當然好,如果不正確,我們可以發(fā)現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真正理解透徹,這就需要好好引導學生,讓他們正確掌握課堂知識。
二、培養(yǎng)學生好的閱讀課本習慣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方法的過程,好的思維習慣能使學生從閱讀教材中,通過討論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規(guī)律的思維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學生沒有養(yǎng)成認真閱讀的習慣,就會在許多方面表現出一些弊端:如不會審題,讀題目時只讀前半部分,不會分析問題、不能理解概括題意,從而導致不能正確、完整地解決問題。如:本學期期中試卷中有一題目:請你幫助小華指出下圖中共有( )個直角,再加上一條線段使它共有六個直角。后面一個問題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未能完成,原因是沒把題目讀完。對于“解決問題”的題目,多數學生只讀一遍,有的學生只看數字或個別詞語就開始做題,不進行深入的思考,只是憑著感覺做。如:在“解決問題”的題目中,如果算出兩個數的和超過100肯定不對,因為1~3冊只學了100以內的加減法。
又如:今年我5歲,媽媽35歲,明年媽媽的歲數是我的幾倍?看到“倍”就用乘法;11個野果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看到“平均”就用除法。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是多么的重要。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數學是思維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樂于思考,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
低年級的學生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自控能力差,在課堂上容易隨大流,人云亦云,不經過自己的思考直接就說。因此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思考的情境是必要的,教師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提問學生時要考慮周全,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
四、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和記數學筆記的好習慣
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教師要結合現實生活,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fā),從認識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引導學生學習、發(fā)現數學,感知實踐數學的興趣。除了課本中的知識要與生活聯(lián)系外,還要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生活。如學習《認識方向》后,布置“根據給定東、南、西、北中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學生經過辨認方向的過程,可以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讓小學生記數學筆記好像有點強人所難,教師可以告訴他們記筆記是學習的一部分,是用來記錄基礎知識的,能鍛煉他們聽、記、寫等多方面的能力,更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因此,教師只要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使良好學習習慣在學生的學習成長中春風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