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汝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教學的開端,在德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至關重要。對互聯網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展開討論,希望對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發。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對策
一、明確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目標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國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進入了千家萬戶,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新時代,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又該如何利用好互聯網來開展德育工作呢?本文將對此展開詳細闡述。小學語文的德育工作從內容上就有所體現了,課文多選擇與學生思想品德相關的內容,通過教學來實現知識與品德的雙重教育。然而,多年來小學語文教學以傳授書本知識為教學重心,教師對學生德育培養缺乏足夠的認識,不僅如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觀念落后,對小學生的道德教育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說教。實際上,道德教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認識、情感、意志、行為,通過說教的方式僅僅是讓學生認識到了道德,但是學生并不一定會采取道德行為。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想要提高小學生道德教育工作質量,必須改變傳統的說教,并結合互聯網優勢進行德育。由于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互聯網教學中,教師對互聯網的認知、觀念、態度都會直接影響學生,所以教師還需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道德,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形成。提高小學德育水平首先要教師與時俱進,更新理念,以全新的觀念以及全新的教學手法來開展小學德育工作。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語文課堂上的教學之外,還要從平時的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進一步武裝學生的頭腦。
二、強化語文教師德育意識
加強語文課堂的德育工作,培養教師的德育意識是首要任
務?;ヂ摼W時代,要想改善小學語文教學德育工作的現狀,學校以及教師都要強化德育意識,鼓勵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開拓眼界,接觸更多的含有正確三觀的文章,在平時學習中語文教師要對不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嚴加批評。一直以來,我國對教育事業十分重視,希望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因此十分強調素質教育和人才培養,小學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待人處事和良好思想品德養成的關鍵時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德育,學會充分利用互聯網,培養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讓他們既能夠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又能夠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學校的語文教學中德育依然是學生德育的最重要途徑,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改變一味給學生灌輸德育的道理、知識的教學方式,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容易給人帶來空洞、寬泛的感覺,學生很難體會到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操作,對道德的認識和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面。語文教師要借助課文的每個詞語、每個句子來滲透德育,要讓學生慢慢品味文章蘊含的深刻道德思想,并將這些品德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通過實踐來踐行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語文教師要逐漸將對德育知識的傳授轉化為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要更新學生的德育觀念,讓學生意識到德育工作必須投身實踐,加強自我約束,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將小學德育的目標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結合,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的時代精神,讓學生提升自我道德意識,始終堅守道德底線。
四、互聯網時代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專業水平的修養,如果想培養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學生就應當做到言傳身教,不斷審視、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給學生打造出適宜的教學環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在學生犯錯的時候及時采取正確的方法去糾正,而不是一味責罵。教育工作者不能故步自封甚至沉迷于傳統的教育方式中,而應不斷充實自我,積極汲取新鮮知識,攝取新穎觀點,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暢所欲言、平等學習的平臺,讓學生敢于敞開心扉。摒棄老舊的觀念意識和慣性思維,教師不僅可以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支持,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對小學生德育的培養,需要教師的耐心和愛心,只有真正和學生成為伙伴,才能影響到他們,成為他們的榜樣。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傳統美德教育要與教師的率先垂范相結合。我們要在新理念指導下改變教育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實現真正有效的傳統美德教育。
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教師一定要把好小學生德育關,將語文教學與德育緊密聯系起來,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將德育工作進一步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
參考文獻:
劉建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