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麗
摘 要:班主任是小學教育機構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引導學生學習知識,促進其全面發展的職責。故當前環境下,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在各級教育機構中的不斷深入與推廣,小學班主任也需及時進行角色轉換,以順應現代化新課改教學要求。但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小學學校的班主任角色轉換過程中尚存在許多問題,教育效果并不樂觀,亟須進一步改進和革新。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問題;策略
當前形勢下,已有多項教研報告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中普遍存在多種問題,其中尤以班主任自身文化素養不足、教學理論與教育觀念落后、工作壓力大等問題較為明顯。故現階段,學校與班主任需與時俱進,積極尋找和探索新型教育對策,以促進班主任角色轉換,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教育質量。本文主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過程中的有效對策。
一、健全并完善班主任培訓機制
現階段,在我國許多小學教育機構中,班主任的培訓和教育教學工作均缺乏有效的指導及相關的管理機制,班主任個人角色的轉換效果與教學效果均不理想。故當前環境下,學校需依據校內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并結合班主任角色轉換現狀,建立健全并完善相應的培訓機制,為班主任的培養和發展提供科學指導。
首先,學校與相關教育部門需嚴格遵循新課改中的教育要求,將小學班主任的培養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提前納入學校教育工作計劃中,依照“循序漸進”原則對班主任進行崗位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班主任自身素養、思想道德教育、任教學科理論知識、教育技能、班主任管理職責及相關內容等,以增強班主任對自身教育職能的了解和認識,培養優秀的教職工人才。其次,學校可挑選部分班主任到其他學校或單位進行教學考察,以強化和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業務能力及其教育研究能力。再次,學校與相關的管理部門需明確:班主任是班級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引導者與帶領者,學生的學習成績、個人素質等均與班主任密切相關;由于現階段許多小學班主任日趨年輕化,工作時間短,教學理論知識不足,缺乏教學經驗,故學校既需加強班主任理論知識指導,還需對其進行實踐教學指導,以培養優秀的班主任。
二、培養和增強班主任的角色轉換自覺性
當前環境下,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教育行業中已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推廣和應用,但以往傳統的教育觀念對學校教學仍存在一定影響,素質教育理念并未得到全面實施,班主任自身的角色轉變觀念不強。故現階段,學校需從班主任自身出發探索新型教育和管理策略,以培養和增強其角色轉換自覺性。
首先,班主任需明確自身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與學校育人之間的密切聯系,根據新課改需求,及時轉變和革新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良好的育人理念,在實踐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并尊重其個體差異性開展教學活動;同時,班主任還需關心愛護學生,多與其進行互動交流,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其次,班主任需多與學生家長溝通,將其作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朋友,使其充分感受來自學校的溫暖;同時,在與學生家長交流過程中,班主任需選用適當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多表揚學生的優點,探討其可塑性,最好能夠與家長達成共識,使其配合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適當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
對于小學生來講,其身心發展尚不成熟,在學校中的學習成績、日常生活、飲食、心理情緒變化等多方面內容均需班主任關心和指導,班主任工作壓力較大,易影響教育教學效果。故當前環境下,學校需有目的性地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以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工作。
首先,學校相關管理部門需提前分析和了解班主任在實踐教學中所遇到的困難,通過各部門的相互配合解決問題,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增強其班級管理效果,促進其角色轉換。再次,班主任在實踐教學中需及時轉變自身角色,充分發揮“導師”作用,為人師表,將責任意識、思想道德、理論知識等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要求其做到“誠實守信”“品行良好”“尊師敬長”等,并利用道德情感對學生進行感染,發揮其積極影響,提高教育成效,培養優秀人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總之,目前我國許多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從整體上來看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學校在班主任角色轉換工作中需健全并完善班主任培訓機制,并培養和增強其角色轉換自覺性,同時還需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促進其角色轉換,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亞杰.試論新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4):153.
[2]張彤彤,王雪飛.試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教研版),2014(1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