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暉
摘 要:醫用化學是一門綜合化學知識與醫學操作研究的學科,是高職院校的醫學專業的學科基礎。但隨著醫用化學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多與學時少成了教學中較為突出的矛盾,需要教師改善教學方法,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效率一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二是要采取講練結合、學用結合、操作實踐的循序漸進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內容融入實踐性過程;三是積極引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增強江西內容展示的直觀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醫用化學 教學效率 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b)-0229-02
醫用化學是一門綜合化學知識與醫學操作研究的學科,是高職院校的醫學專業的學科基礎,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和理論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醫用化學的教學內容不斷增加,而醫用化學教學課時卻有逐漸壓縮的趨勢,教學內容多而學時少成了教學中較為突出的矛盾,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然而,教學過程組織是否高效,實際上是影響實踐性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使學生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改善教學方法,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的效率。該文主要針對課堂效率提升的措施進行討論。
1 高職院校醫用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高職院校醫用化學專業學生的問題
由于高職院校醫學專業存在文理兼收的現象,導致部分文科生的化學基礎較為薄弱,對于接受新的化學專業知識存在困難,從而影響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容易造成學生整體的厭學情緒。此外,大部分學生學科基礎薄弱,對于高中的化學知識記憶不深,而初中的化學知識對醫學專業的實用性較差,導致學生現有的知識體系無法與現有的課程體系相互接軌,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無法理解教學內容的現象,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有一部分學生對醫用化學這一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化學對醫學的作用不大,因此忽視了這一課程的積累和學習。同時,大學的教學方法和高中存在較大的差異,許多學生尚不適應大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進度,在進行學習時常會感到教學進度過快、學習壓力較大的情緒。
1.2 高職院校醫用化學專業教師的問題
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是由化學專業的教師承擔醫用化學課程的教學,這部分教師的化學素養較強,但在實際授課中對醫學專業的相關知識了解不清楚,容易導致教學重點出現偏差的現象,影響醫學專業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同時,教師在課堂中應用的許多實例也會出現與學生所學專業不符的情況,影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容易使學生產生只是理論復雜難懂的印象,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對于化學專業的教師了解現有的醫學知識較為困難,而且由于學科素養的要求不同,化學專業的教師也會與醫學專業的學生產生思想上的偏差,導致教師教學效率的下降。
1.3 高職院校醫用化學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常常不能同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式相互適應。醫用化學的教學內容較多,但課時安排較少,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無法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講解,同時學生如果沒有做好課外的預習和復習工作也會對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無法及時理解和記憶,師生之間沒有有效的互動和交流,教師與學生對課堂的滿意程度都會下降。此外,在該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不夠緊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導致理論空洞,使學生理論知識記憶不深刻、掌握不牢固,導致實踐操作時學生忘記理論學習內容。部分教師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實驗操作課程相對偏少,影響了學生對理論的應用能力。
2 高職院校醫用化學教學效率提升的方法
2.1 提升教師素養,做好課前準備
高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等職業院校,教學過程應更加注重與實踐的結合,有效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由于高中的教學體系只是涉及化學的基礎知識,因而教師是學生學習和了解醫用化學的主要指導者。教師需要在課堂外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豐富自身的醫學和化學知識,通過積極探索,在不斷總結和改進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使兩種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在課堂中運用實例為學生進行講學授課,使自身的化學知識與學生的醫學專業相互聯系,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并對醫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醫用化學的實用性。同時,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對每節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做好提前規劃,并以授課目標為依據準備需要的材料和教學案例,確保教學準備工作能夠保證課堂高效、有序地進行。
2.2 豐富教學形式,提升課堂效率
許多學生適應了高中的教學模式,對大學的教學體系尚不適應,對于大學中深化的知識體系無法短時間內掌握,因而容易導致產生厭學情緒,對醫用化學的相關知識產生排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建立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機制,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做出調整,使學生逐漸適應大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豐富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產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與學生進行課堂中的交流互動能夠有效提升課堂中的學習效率,營造學習氛圍。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實踐性教學過程組織,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最直接手段。為此,我們在《醫用化學》教學實踐中就應當將應用多媒體展示該門課程化學知識的方法與用傳統手段演示該門課程化學實驗的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將間接體驗(看)和直接體驗(做)相結合。通過這樣優化實踐性教學組織過程,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得到快速提升。
2.3 完善教學評價,建立交流機制
教學不是方向單一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與互動的過程。教師要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就要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解答學生的疑難和困惑,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的深入學習,同時對學生進行醫學方向的專業化培養。因此,創新《醫用化學》教學實踐模式,改革實踐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要同學生進行課堂內外的交流,課堂中教師可以在一定的周期內開展一次答疑活動,對學生近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惑進行集中的講解和教授,同時利用網絡電子郵件等豐富的交流形式與學生建立課堂外的交流機制,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幫助和指導。此外,教學評價也是教師和學生對自身的教學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的有效方式,通過師生之間的教學評價,可以對自身的不足進行修整,并對已取得的成果進行肯定,完善教學體系。
3 結語
提升教學效率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教學目標,在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實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操能力,讓學生的課堂學習與學校的校醫院實習實踐結合起來,將所學習的知識及時在實踐中應用。該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醫用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討論,并提出提升醫用化學教學效率的措施,希望能為相關從業則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于麗麗,劉佳川.醫用化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8):111-112.
[2] 索朗德吉.高職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4(S3):476.
[3] 索朗德吉.論當前高職院校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困境及對策[J].教師,201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