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遠瑩+魏加興
摘 要:板凳龍原是廣西傳統戲劇——彩調劇中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已有近兩百年歷史。然而已經傳承有兩百年歷史的作為中國本土民俗民間藝術文化之一的板凳龍,如今卻香火難續傳承陷困境。所以該文分析了桂林福利鎮板凳龍的歷史與現狀,并探討了如何傳承板凳龍文化,解決其面臨的困境。
關鍵詞:板凳龍 民俗文化 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b)-0243-02
1 桂林福利鎮板凳龍的歷史與現狀
板凳龍是一種舞龍運動,相傳源于漢代,由“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相傳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東海的一條水龍不顧一切躍出了水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是,由于水龍違反了天條,被剁成一段一段的撒向人間。人們把龍體放在板凳上,并且把它連接起來,人們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而生。板凳龍主要遍布于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等地區,而板凳龍的種類是不計其數,其中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的較多,而廣西桂林陽朔就是其中之一。不同類別的板凳龍有各自的特色,廣西桂林福利鎮的板凳龍則是與廣西傳統戲劇與彩調相結合。
福利鎮當地板凳龍表演者不僅傳承了板凳龍的表演技巧,而且還創新的加入新元素,增加了一些喜劇性的角色。如,丑角夫妻幺姑與海老三,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這無不體現福利鎮板凳龍傳藝者們的文化創造力。目前,陽朔縣福利鎮活躍著一支“老壽星”板凳龍隊,50多名隊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以板凳龍為載體的板凳龍文化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然后以口耳作為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一項“活”的文化。正是這么一項“活”文化卻遭遇傳承危機,福利鎮的板凳龍文化內涵正在逐漸被淡化,活動陣地逐漸縮小,缺乏系統的和有組織的培訓和傳藝。如果再不加以關注,那么板凳龍這樣的優勢項目會因活態傳承的鏈條斷裂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所以福利鎮板凳龍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迫在眉睫。
2 桂林福利鎮板凳龍文化傳承所面臨的困境
在這個物質需求膨脹的時代,各種原生態的文明成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部分原生態文明不斷被外來現代文化所侵蝕或者不斷做出讓步,隨時面臨消失的危險。那么該如何傳承和保護先人的智慧,如何在發展和保護間找到關鍵要點,這都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然而傳承板凳龍文化并不只是缺乏傳藝者們的系統的有組織的培訓,還面臨另一些現實問題。
2.1 缺乏政府的支持
板凳龍都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傳承,才能讓大眾知道福利鎮有板凳龍這一民間藝術,雖然在傳承和保護上政府也有做一些積極的工作,但就福利鎮板凳龍的文化傳承的現狀而言,政府的工作仍是不夠。福利鎮當地政府對板凳龍文化的傳承意識弱,一切都是以經濟發展為主,對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投入比較少。就算政府組織了活動卻也是走走形式,并沒有去了解為什么要傳承板凳龍文化。所以現在板凳龍文化的傳承是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讓傳藝者力不從心。
2.2 板凳龍文化傳承文化陣地萎縮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進城務工,留下來的年輕人則是在周邊做小生意或者打工務農,家里老人帶帶小孩。有些民間舞板凳龍藝人的孩子放棄舞板凳龍,外出掙錢,而且經濟收入也是遠遠超過舞板凳龍的收入。而福利鎮是陽朔縣的一大文明古鎮,旅游業發展的也不錯。所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福利鎮只是作為一個鎮,福利鎮卻是越來越接近城市的結構,這里的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接近城市生活,導致參與舞板凳龍的人并不多,人們的娛樂方式被麻將紙牌等等取而代之。可以說,并不是人們不喜歡板凳龍,而是生活狀態改變了,使他們無暇顧及板凳龍。所以,板凳龍文化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
2.3 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
如今各種國外文化生活信息通過影視、報紙和發達的互聯網等媒體涌入中國,這些外來文化對我國的經濟、社會、信仰和游藝等方面的民俗活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F在很難看到當地人舞板凳龍,而且會舞板凳龍的也已經很少。這也是前面所說的缺乏福利鎮當地政府的支持,對于福利鎮板凳龍文化的歷史和當代價值,相關部門沒有進行良好的宣傳教育。而且受外來文化影響,人們開始追求時尚娛樂,當地部分年輕一代對板凳龍文化表示不認同,認為舞板凳龍沒有很大前途,是一種落后的文化,不夠時髦,也就不愿學,不愿舞。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如果我們不能建立良好的文化保護和傳承意識,那么福利鎮的板凳龍這一民俗活動將逐漸被人所淡忘。所以福利鎮的板凳龍文化現遭遇香火難續的困境。
2.4 旅游業發展負面影響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文化的發展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與宗教、民族等相關的文化成為商業鏈上的一部分。福利鎮歷史悠久,有較高的文化傳統,所以福利鎮并不僅僅只是擁有板凳龍這一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還有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畫扇,而福利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畫扇第一鎮”。有利于當地旅游業經濟發展的或是為大眾所認可的民俗文化則大力發展。旅游業商品化現象也是旅游業發展的負面影響之一,雖然它給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益處,但是也存在威脅?,F在人們都有了商業意識,卻缺乏對當地民俗文化的傳承及保護意識,所以面對旅游業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俗文化的“生態發展”與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兩者之間得到平衡,這也是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所要解決的問題。
3 桂林福利鎮板凳龍文化傳承困境的解決方法
中國民俗文化的出現是中國古人智慧的體現,繼承和發揚中國民俗文化正是國人對古人的敬愛和對古人成果的保護最好的體現。要想板凳龍文化能夠在桂林福利鎮繼續得到傳承和發揚,就必須要有相應的措施來對其進行保護。
3.1 政府加大資助力度
政府在努力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對板凳龍這一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讓這一傳統文化也能得到發展。政府應該對傳承板凳龍這一文化的人進行相應的資金資助,給予相應的補貼,避免發生有想繼承這一文化的人迫于生活的壓力而選擇放棄。在板凳龍的表演服裝、道具、場地等方面應該提供大量的資助,讓這一文化才能夠得以傳承。
3.2 地方加大宣傳力度
地方政府應該加大這一民俗文化的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文化,同時讓大家知道這一文化的起源,讓大家知道這一文化對當地有何意義,對大家的生活有何影響??梢越⑾鄳男麄骶W頁,建立微信公眾號,在各地張貼海報,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文化。
3.3 在當地組織板凳龍表演和群眾節慶相結合
板凳龍文化要想得到有效傳播那么就必須有表演,但是大型的表演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的,可以考慮的方向是在群眾進行節日慶祝時表演板凳龍。比如,在群眾婚禮、升學宴、滿月酒等,如果加入板凳龍的表演,可以營造一個歡樂的氛圍,給大家帶來歡樂,同時也可以和賓客一起互動,讓大家都能夠接觸到板凳龍這一表演,可以使大家對這一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對于該文化的宣傳有著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宋娓娓.基于徽州地域文化背景的旅游產品設計研究[D].合肥:安徽工程大學,2012.
[2] 李欣.基于創意視角的文化旅游產品設計——以天津楊柳青鎮為例[D].南開:南開大學,2010.
[3] 黃克己.國際旅游島背景下的海南本土文化旅游產品開發與設計[J].中國市場,201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