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橋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的到來促使許多行業發生了徹底改變。在新媒體環境之下,廣播傳媒領域有著顯著的改變,對于傳統的廣播傳媒而言,受新媒體的沖擊非常明顯。文章以新媒體時代之下的縣級廣播為例,分析新媒體時代縣級廣播的應對與創新,從而推動縣級廣播長遠發展。
關鍵詞 新媒體;縣級廣播;應對策略;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2-0110-02
隨著新媒體的到來以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的生態環境有了全新的改變,新媒體當中的新興媒體受到廣大受眾者的青睞,導致傳統的廣播媒體受眾者數量越來越少,在市場當中的占比不斷下降,導致傳統媒體的生存壓力不斷提升。對此,在新媒體時代大環境之下,傳統縣級廣播必須轉變自身經營理念,采用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與創新策略,確保在新媒體環境之下的發展。
1 新媒體時代縣級廣播的應對策略
1.1 改變封閉性方式,實行信息交互傳播
新媒體具備兼容、開放以及共享等特點,新興媒體的信息傳播更具視覺沖擊、設計更加復雜、與生活更加貼切[1]。對此,需要廣播成為一個開放,具備互動的平臺,促使電臺的廣播人員、行業專家、網民以及聽眾等在縣級廣播這一個平臺中進行交流和分享,從而借助不同的渠道進行傳播和分發[2]。縣級廣播應當將自己作為一個平臺中心,為行業專家、網民以及聽眾提供各種信息交流服務,從而以更加開放的平臺滿足受眾者的實際需求。
1.2 轉變受眾者地位,優化節目定位
以“豆瓣電臺”為例,該電臺便是以受眾者為核心的服務性理念進行信息傳播。一旦用戶使用了這一個網絡電臺,就可以擁有3個操作按鈕“紅心”(我喜歡)、“垃圾桶”(不喜歡)、“快進”(換歌),通過3個操作按鈕,可以在用戶長時間使用電臺之后準確提供用戶所喜歡的歌曲,從而真正實現準確性信息提供[3]。對于這一種以用戶為核心的信息傳播理念而言,在縣級廣播當中也有著明顯的應用空間,廣播可以為受眾者提供各種信息反饋途徑,例如微信反饋、短信反饋等途徑,借助后臺設備規劃出大多數用戶的喜好偏好,從而針對性改善網絡電臺的具體內容,為用戶推送更加愿意接受的內容。
既然是消費,就需要將收聽的節目作為一種商品。一些廣播節目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商業價值,例如經營性的直銷導購、直銷導游以及直銷導讀等方式。對于這一類節目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服務性產品。但是,傳統廣播在這些節目的開展方面普遍是以節目的公益性為主,反而忽略了節目本身具備的商業價值。除此之外,還可以徹底改變傳統的廣播形式,以商業模式呈現,例如將電臺作為一個具備時間段、冠名商、廣告對象的節目進行制作,從而提升節目時間段的聽眾收聽率和忠實率。在廣播具備一定的收聽率之后,將這一個時段打包提供給廣告商。但是,這一種做法的關鍵性問題便是受眾者被打包轉移之后是否能夠成為直接性消費者,因為傳統廣播無法了解聽眾的信息,例如性別、年齡、喜好等,這也就導致傳統廣播的廣告宣傳力較低。對此,以豆瓣網絡電臺為案例,電臺可以準確掌握受眾者的喜好,通過大數據計算出用戶的人口特征、社會特征等,甚至可以準確掌握用戶的手機號碼、性別、姓名等。對于這一種信息的掌握而言,具備的商業價值非常顯著。對此,縣級廣播可以將這一種方式作為參考方式,通過各種途徑采集用戶的信息,例如定期開展喜好調查,通過短信、微信、微博等途徑,建立信息反饋途徑,從而真正掌握受眾者的消費狀況,并針對消費狀況提供給廣告商,從而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
2 新媒體時代縣級廣播的創新策略
2.1 提升節目的質量與品位,實現輿論引導
雖然縣級廣播作為基層的廣播,在資金和資源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程度的約束性,但是在準備節目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以高質量、高品位作為基礎,從而保障節目本身的輿論引導作用,充分體現地方的特色輿論宣傳效果,否則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首先,應當圍繞著地方黨委的核心工作,體現廣播信息傳播的作用。無論是省級臺、中央臺還是縣級臺,都必須堅持以黨為核心的傳播理念。對此,縣級廣播應當時刻保持正能量的宣傳,圍繞著黨委、地方政府的理念為核心,牢固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以及政治意識,從而真正建立信息傳播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在具體的工作當中,對于新聞類的節目而言,必須對地方新聞給予創新,尤其是在內容和觀點方面,必須具備權威性、客觀性,強化評論性語言的占比,從而深化新聞報道的作用,真正實現輿論引導作用。
其次,需要確保節目的質量,實現精品節目的制作。總所周知,廣播媒體主要是以生產精神為主,是一個必須持續創新的行業。在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中,縣級廣播必須不斷創新,大膽實踐,在節目的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和優化,從而滿足受眾者的實際需求,提升縣級廣播的社會影響力與受眾忠誠度。對此,縣級廣播必須針對當地的實際特色,打造全新的本土性節目。例如,以重慶衛視為例,重慶衛視針對本地居民的實際狀況,打造了《大城小事》這一檔節目,其主要是幫助居民解決各種生活當中的大事、小事,這一檔節目自開播以來一直備受熱捧,因為節目當中的內容與居民的生活有著相當高的關聯性,再加上能夠解決各種生活問題,受眾者出于各種好奇心對于該節目的忠誠度非常高。對此,縣級廣播也可以根據這一種方式舉辦與本土相符合的精品節目,從而滿足受眾者的實際需求。
2.2 優化基層建設,推動廣播發展
因為縣級廣播在資源、設備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劣勢,所以想要持續推動縣級廣播長遠發展,就必須不斷優化基層的建設,從而推動縣級廣播長遠發展。
首先,需要提升網絡升級的效率。雖然我國許多縣級地區都在建立自身的網絡平臺和資源,但是仍然處于較為緩慢的狀態,尤其是在一些經濟條件較為匱乏、較為偏遠的地區而言,仍然存在許多優化的必要。對此,省級廣播和地方政府可以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持,并制定相應的要求,要求縣級地區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鄉村的廣播電視數字網絡工程,從而確保縣級廣播具備全數字化的信息傳輸條件。
其次,推動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數字技術的發展方面,縣級廣播也必須積極引入各種數字技術,促使數字技術真正融入到廣播電視的基礎建設當中。在2010年之后,各個地區的廣播媒體都在提升數字廣播電視的建設速度,并且實現數字廣播電視的整體性轉變,為群眾提供了基礎性服務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與拓展性業務服務平臺,為數字廣播電視網的建設提供了非常顯著的支撐。對于縣級廣播而言,必須在設備和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真正滿足新媒體時代之下縣級廣播發展的實際需求。
2.3 創新多種經營方式,拓展經營路徑
如果節目過于單一,很容易導致節目的發展空間較為狹窄,最終無法發展。對此,可以通過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在節目平臺的基礎建設之上建立多元化的發展空間。
首先,需要做好廣告的經營,確保經濟基礎。當期那縣級廣播的廣告經營利潤已經較低,尤其是在《廣告法》出臺之后,對于廣播的廣告管理非常嚴格,導致縣級廣播的廣告收入逐漸下降。與此同時,再加上新媒體中新興媒體帶來的競爭壓力,廣告市場越發惡劣。對此,想要做好廣告經營,必須轉變經營理念,重新提升縣級廣播的廣告內容定位,摒棄以往廣告經營的途徑和方式,提升縣級廣播中的各種廣告資源,例如網站資源、移動終端資源等,從多個方面引入資源,推動廣告經營和發展。
其次,轉變思維方式,構建新媒體。在2012年,吉林省實行了體制改革,打破了廣電的壟斷狀況,在2015年,國家推行了“三網”的融合政策,更深層次的明確了廣電行業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縣級廣播需要更加全面的提升傳統媒介的建立,并且在此基礎上確保網絡、微信等移動傳輸終端的融合,拓展自身的傳播路徑和方式。對此,縣級廣播需要充分目前廣播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借助廣播收聽率、收視率等,建立多元化的功能服務,以最快速度實現從單一的廣播信息傳輸服務轉變為多元化的服務方式,從而推動縣級廣播持續發展。
3 總結
綜上所述,新媒體對于傳統廣播而言,既是一種威脅,也是一種壓力,傳統廣播必須正確面對新媒體所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不斷改善與創新,將傳統廣播與互聯網傳播方式相結合,促使縣級廣播的開展以用戶的體驗和需求為主,從而良好地應對新媒體所帶來的全新挑戰。
參考文獻
[1]沈林.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新聞宣傳工作的路徑選擇與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3(18):91-92.
[2]鄒曉偉.新媒體時代下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12):113-114.
[3]劉義昆,趙振宇.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生產:理念變革、產品創新與流程再造[J].南京社會科學,2015,21(2):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