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賽霞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姜畬鎮中心校)
摘 要:在當前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經濟發展、教學設備、教學手段落后等問題,學生往往存在英語學習興趣低,對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意識性不強的現象,農村初中生對于英語學習普遍呈現出學習興趣淡漠、課堂教學低效的狀態。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改革教學模式,加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分析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
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全面展開,在新課程標準下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是十分關鍵的問題,要以有效的策略來應對眼下農村初中生英語課堂教學低效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來,體會到學科的語言樂趣,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素養,穩步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
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的表現和成因分析
在我國農村區域,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一直呈現出學生被動學習,課題氛圍不佳,課堂整體較為低效的狀態,教學效果很不理想。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英語能力、英語素養發展水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學生由于活動區域更為狹窄,對國際化活動、資訊接觸不多,對于英語學科學習沒有清楚的認識,認為英語學習用處不大。
2.初中階段的學生存在逆反心理,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問題被挫傷和打壓積極性之后,就容易對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喪失自信,產生明顯的心理抑制障礙,對英語學科產生厭惡情緒。
3.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落后,只注重應試教育,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培養,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語法知識,少有探索和思考,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也無法形成完整的英語學科學習體系。
4.在英語課堂上由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由于教師長期介入學生的學習之中,致使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養成了被動接受的習慣。
二、針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的對策
如何解決英語課堂教學的低效問題,提高教學效率,是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所面臨最重要的課題。針對農村初中生在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興趣缺乏、效率低下現象,教師應該積極思考應對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文將對如何針對農村初中生英語課堂低效現象開展的策略進行分析討論:
1.宣揚正確觀念引導學生,切實提高其英語學習興趣。在社會發展、各行各業逐漸走向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向學生傳遞英語重要性的思想,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科對于未來生活具有重要的應用性和實用性,使學生產生想要學習的積極性。在英語課程實施過程中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建立適用性強的激勵性評價機制,讓英語教學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和關懷。
2.優化英語教學方式,讓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如創設英語情境,在英語課堂上創設真實性強的具體情境,包括生活化情境、模擬式情境、表演式情境、直觀道具輔助情境、想象式情境等,能讓學生意識到語言的強大應用性,產生與人溝通交流的愿望,能夠在過程中培養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語言組織能力,鍛煉英語應用能力。還可以充分發揮英語歌曲、英語諺語、英語故事、英語寓言等的作用,讓學生喜愛英語。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添加不同形式的情趣式教學,讓學生欣賞和享受英語,感受到學習樂趣,讓課堂氛圍更加富有愉悅性。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各種多媒體手段,將英語教學以文字、圖片、短片、聲音等直觀形象的形式向學生傳遞,通過多種感官感受加深印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3.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游戲和英語課外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可在課堂上通過進行聽力比賽、單詞默寫比賽、造句比賽、英語講故事比賽等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在教授課文時,通過角色扮演、模擬對話、即興改編講述、看圖編故事等形式,引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學得有趣,不斷提升英語使用能力。在課外,可以舉行英語沙龍、英語歌詠比賽、英語朗誦會、英語演講比賽、英語作文比賽等,讓擁有不同愛好的學生都能用英語發揮自己所長,提高英語課內外知識的掌握量,擁有良好的學科綜合素質。
針對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低效,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弱化的問
題,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多總結作出改變,尋找真正適合農村初中學生的方法,改進教學手段,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切實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慧,孫寧.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與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0(2):101-103.
[2]馮立燕.目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6(30):37-38.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