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翠芬
(云南省瀘西縣永寧鄉初級中學)
摘 要:興趣是學生求知的巨大動力。如果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化學教學工作將會由難轉向易,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不斷地獲得新知識。主要根據教學經驗,總結一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激發;化學;興趣
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如果人們吃飯沒有食欲,勉強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結果只能引起惡心和嘔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會樂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背踔谢瘜W雖然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但是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以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要解決這些問題,從我的教學經驗來說,個人認為,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一、通過講故事和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認為把化學故事運用于教學中和用化學知識解釋一些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就是一種方法。例如,在講《燃燒和緩慢氧化》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引用農村的廢秸稈長期堆放在室外,就會變得很細,種莊稼時就可以用來做肥料;家里使用的鐵制品會生銹;“鬼火的故事”;英國戰艦“歐羅巴”號失火事件等故事,把課程所要把握的“著火點”“緩慢氧化”“自燃”等主要概念都融入故事和現實生活中進行傳授,讓學生在聽故事中學會
知識。
二、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碑攲W生對某門學科知識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長時間地、積極地、主動地、心情愉快地去學習。每節課能否吸引學生,我認為課前導入很重要,方法以故事導入法、設疑導入法、溫故法、實驗導入為主,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堿的化學性質》時,我這樣設疑導入,課前用一張白紙,在上面用酚酞試液寫字并晾干,上課時提問:“這張白紙上有什么?”學生回答:“什么也沒有?!比缓笸蠂姎溲趸c溶液,從而出現紅色的字,思考:這是為什么呢?通過設疑恰當提出問題,激發興趣,引發思維,讓學生在問題中產生求知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運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想象的。通過實驗,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能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每節課中,如果能通過設計一個實驗把學生要學的知識給學生展現出來,那么本節課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化學課上要合理、適時地用好實驗。例如:在教學《溶液》時,有學生就成功制取了較大顆的明礬晶體,在學習《酸和堿》時,有學生制取了葉脈書簽,等等,他們把實驗成果拿到班里展示,營造了學習化學的氛圍,帶動了其他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在具體的教學中,有些化學概念,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設計幾個實驗,讓學生觀察、分析,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講氫氧化鈉性質時,可做下面的實驗: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入酚酞試液,變成紅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紅色褪去后再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實驗后再講反應原理,學生就容易掌握。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傳統的教學手段是黑板、粉筆、幻燈投影片,這些手段簡便快捷,隨時可以按照課堂情況書寫內容,易學易用,經濟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現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現化學中的微觀問題,且容量小。而多媒體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以電視、錄像、實物展示臺等現代媒體與計算機結合的多媒體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個別學習環境,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可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靜止的內容動態化,便于學生獲取準確深刻的直觀感知,從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如在講授《原子》這節課時,由于微觀世界的分子和原子極其微小,看不見、摸不著,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教學時,我們先播放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的動畫過程,然后播放氧化汞分子分裂成兩個更小的粒子。這時提出問題:分裂成的微粒是什么?是在什么情況下得到的?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就自然而然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再如:化工生產過程和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險性較大的實驗,均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現給學生,以彌補其缺乏的感性認識,不僅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我認為,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源泉,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課堂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場所,每個學生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和化學無窮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周漢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幾種途徑[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2(4):53-54.
[2]王滿.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150.
編輯 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