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軍
摘 要:“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互聯網+”現代農業加速融合,農村電商成為重要突破口。隨著產業資本跨界布局農村電商,農村電商正成為新的投資“藍海”。本文以臨沂市為例分析農村電商的發展現狀、發展措施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一步明晰臨沂農村電商的發展目標和定位,優化發展路徑,力爭為全省、全國其他類似地區農村電商務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現代農業;農村電商
2015年“互聯網+”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出臺,頂層設計和政策落實次第展開,“互聯網+”和現代農業進入加速融合的快車道,迎來發展的黃金年代。作為“互聯網+”現代農業最重要的切入點,農村電商以農業智能化為發展著力點,以農業大數據為發展突破點,以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為落腳點,掀起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高潮。
一、臨沂農村電商發展現狀分析
1.臨沂農村電商發展概況
臨沂是山東農業大市,被授予“中國蔬菜之鄉”、“中國大蒜之鄉”、“山東南菜園”等稱號。2016年,臨沂市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606億元,榮獲“中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稱號。為加快臨沂農村電商發展,臨沂市政府辦公室出臺《關于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農村電商市場主體培育、配套服務完善、流通體系構建等發展任務。山東沂蒙優質農產品交易中心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港業務,用大數據服務農產品銷售;淘寶“特色中國臨沂館”、“買賣惠”、“易農通”、“菜潤家”等電商平臺亮點紛呈,農村電商呈現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運營模式日漸成熟。“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電商品牌帶動1700多家農民合作社、1500多家網商發展,交易農產品400多種,電商從業人員8000多人。
2.臨沂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措施
(1)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臨沂高度重視“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將農村電商作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激活農村經濟的重要途徑,及時研究解決全市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充分發揮政府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市財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萬元,專門用于支持農村電商發展。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村電商示范縣、示范鎮、示范村及農產品品牌創建活動,培樹農村電商帶頭人,舉辦農村電商專題培訓等活動,積極營造加速農村電商發展的濃厚氛圍。
(2)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臨沂加快農村寬帶互聯網建設,加速推進光纖進村行動,推進4G網絡發展,聚力消除城鄉“數字鴻溝”。臨沂農村電商打響了“百鄉千村”攻堅戰,搭建市縣兩級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鄉(街道)村(社區)電商服務站點,全面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全力加快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培育植根于農村的電商龍頭企業,發展“電商村”。
(3)加大品牌建設力度。臨沂把農村電商品牌創建作為重中之重,強力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品牌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面積達574.82萬畝,創建果菜“標準園”239個、優質農產品產業園區203個,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42個,全市蔬菜、食用菌、果品、茶葉等菜籃子產品的“三化率”達到53%。臨沂農業品牌創建工作獲得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其中“三三模式”被山東省委主要領導批示并在全省推廣。
(4)健全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臨沂圍繞產品質量監管、產品溯源、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加強對農產品“數字化”、“身份證”管理,工作成效顯著,其中的一張靚麗的成績單是農產品質量合格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在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蘭陵縣的“聯戶擔保、菜農自治”監管模式在全省推廣,四級質量監管體系和三級檢測體系實現監管重點前移,農產品生產實現了全方位、無死角監管。
(5)打造農村電商人才體系。臨沂為加快農村電商發展,一手抓人才引進,一手抓人才培養。制定完備的人才引進政策,引進全國各地懂電商、精農業的綜合性人才,特別注重引進具有項目運營經驗的人才團隊。以實施農村電商精英培育計劃為抓手,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要形式,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電商創業能力。臨沂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家新型職業農民學院,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系統培訓。
二、臨沂農村電商發展問題分析
1.對農村電商的認識存在偏差
對于現今熱炒的互聯網思維、電商、微營銷等發展新理念在農村很大程度上還是新事物,甚至于連某些鄉鎮(街道)干部對于真正的農村電商概念也沒有深入了解。對于農村電商的認識,往往走向了這樣的誤區,或者把電商看成一個銷售渠道,進貨加價出售,沒有和當地農村特色產品相結合;或者把電商看做營銷手段,為宣傳而宣傳。
2.缺乏統一的發展規劃
對全市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統籌不足,沒有出臺相應的發展規劃,在頂層設計方面與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態勢還不相適應。各縣區分別從各自的資源優勢出發謀劃農村電商發展,發展思路、工作措施各不相同,如何有效整合全市農村電商資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商業模式發展不完善
臨沂農村電商發展勢頭正勁,但沒有成熟的商業發展模式,農業網站數量少,涉農電商就更少,網站內容簡單、技術水平較低、結構單一,且網頁更新滯后、點擊率極低、內容雷同沒有新意。新的發展時期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新的商業發展模式。
4.人才、資金瓶頸問題顯著
臨沂農村電商人才匱乏問題日益顯露,預計未來人才缺口將進一步擴大。現今的農村電商從業人員,對電商的經營發展沒有清晰的認識,人才缺乏導致農村電商發展面臨“有勁使不出”的尷尬局面。盡管正在大力推進農村金融改革,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了一定資金支持,但農村創業青年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還存在較大風險,融資渠道有待進一步暢通。
三、臨沂市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路徑探索
1.明晰農村電商發展目標
臨沂以“打造革命老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示范區、全國農產品電商高地”為農村電商的發展目標。這一目標定位,既符合當前的國家宏觀政策,又充分立足臨沂的農業資源條件。隨著國家“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明晰,農村電商必將進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臨沂農村電商的發展目標定位,充分顯示出臨沂搶抓發展機遇的堅強決心。此外臨沂農業資源豐富,許多特色農產品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臨沂可以通過舉辦網商大會、農產品電子商務博覽會、網商訂貨大會,進一步提升臨沂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影響力。
2.加強全市農村電商發展統籌
目前,臨沂各縣區都在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但還沒有系統完善的產業發展規劃,必須加快市級層面和縣區層面發展規劃的制定,明晰發展思路,優化發展路徑,從而形成發展合力,搶占發展高地。要加強對各縣區農村電商發展的統籌指導,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和思路舉措。臨沂各縣區多數農產品類別雷同,市級層面應出臺有關產品的分等分級、包裝裝潢、品質控制、運輸等方面的細則性規定。
3.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力度
臨沂應完善出臺促進農村電商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加大金融、財稅、用地等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提升示范效應。扎實做好農村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有效解決農村電商抵押資產不足、擔保能力弱的問題,有效解決銀行融資產品無法滿足農村電商融資需求的問題。
4.完善農村電商物流配送體系
“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物流體系的支撐。利用臨沂“大進大出”的便捷通道,打造對陸港、空港、海港物流中轉站、集散地,積極引進國內大型物流企業落戶,提高農業現代物流的智能水平。加快冷鏈物流中心建設,提供優質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解決農產品儲運難的問題。
5.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保障
臨沂農村電商發展要圍繞“綠色”和“生態”做文章。從生產源頭,要抓好農產品基地建設,培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從加工和流通環節,要抓好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真正實現全過程管理。從監管過程,要將“網上發現、追溯源頭、落地查處、凈化環境”落到實處。
6.打造臨沂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基地
臨沂應整合全市培訓資源,建立電子商務師資數據庫,建設全市農村電商培訓體系。優先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相關人員的培訓,突出抓好農村電商發展帶頭人的培訓工作。鼓勵臨沂籍高校畢業生通過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吸引本地人才返鄉從事農村電商,解決電商人才引進難,流失高問題。臨沂應積極與商務部下屬機構國家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機構合作,籌劃建立專門的農村電商培訓學院,將其打造成為魯南地區乃至全省、全國的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