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牡丹
【摘 要】本文從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中職語文課堂實效性的策略等三方面,探究了怎樣才能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這個問題。
【關鍵詞】中職語文;實效性;策略
要想提高中職語文課堂的實效性,就必須先了解中職學校的教育目標、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等,只有這些了解清楚了,才能對癥下藥,從而真正地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一、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析
1.課堂教學目標
中職學校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給社會培養有用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培養和提高中職學生的操作素養和技術水平,使學生從中職學校畢業后,就能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所以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目標是被中職學校的教育目的所決定的。與初中和高中的教育相比,中職的教育具有特殊性,把學生的技術素養和操作能力放在教學的首位,因此中職的語文教學也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
中職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就必須要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而職業素養的提升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離不開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必須要把語文學好,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提高了,才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才能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等,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2.課堂教學內容
(1)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都要求員工有教好的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但在實際的招聘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的中職畢業生存在交流的障礙,語言的表達能力欠缺。中職學生這樣的語文水平,不但降低了中職學校的聲譽,而且嚴重影響了中職畢業生的就業。針對這樣的情況,中職語文課的教學內容,應該多設置一些課程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和交流經驗,使學生敢于發言、敢于和周圍的人交流與學習,以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提高中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在中職的語文課堂中開展一些演講比賽、小品表演、辯論賽等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用語文進行表達的能力和意識。
(2)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
無論是工作計劃的制定、還是工作經驗的總結、或者是技術應用的推廣等,都需要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水平,特別是應用文的寫作能力更應該得到提高。一些機構針對大學的就業情況和中職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發現交流溝通能力強的、寫作能力強的特別是應用文寫作能力強的學生,都獲得了比較好的崗位。因此,中職學生要想提高職業素養就必須能不斷地總結出自己的職業經驗,要想更好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并能比別人表現的更好,就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綜合能力。
(3)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語文能力,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其他科目的學習效果;并能提高學生進行深層次學習的能力,為他們掌握和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打下基礎。因此,在中職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
1.學生缺乏學的興趣
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基本都是學習成績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強的學生,這些學生要 不貪玩、要不搗蛋、要不自卑,總體來說他們缺乏學習的熱情、缺乏上進的決心,學習意志不強,更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更不用談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了。這些學生在學校整天不思進取、課堂上語文老師講的內容聽不懂,但也不想聽,他們認為我學習的是技術,而不是語文,認為語文的學習是無用的,對未來的就業沒有多大的用處,因此,他們不想也不愿學習語文。這些學生只看到了表面的現象,沒有看到語文在本質上起到的作用。
2.老師缺乏教的熱情
由于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加上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偏見,造成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不重視。這就使的中職的語文課堂比較亂,語文老師面對這樣的課堂秩序,面對這樣的學生,面對不受學生重視的語文課堂教學,是很難有較高的熱情去進行語文教學的。因此,語文老師在課前也不會積極地備課,在課中也不會積極熱情地講課,在課后更不會督促學生進行自主的語文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中職語文課改革的需要,而且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也會增添更多的障礙。
三、提升中職語文課堂實效性的策略探究
1.重視學生個體的內在要求
中職學校的學生基本都沒有很強的學習欲望,這和他們自身的學習理念和期望值有直接的關系。因此,語文老師要能從學生的內在要求出發,去理解和改變學生,讓他們從心里感覺到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從而真正的重視起每個學生的個體,讓他們感覺到尊重、感覺到成功、感覺到我是最重要的、最有用的,這樣才能給學生學習的原動力。
2.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語文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理念。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要和學生搞好關系,使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學生的好朋友,老師是時時刻刻在關心和愛護著自己,老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學生著想的。只有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會使學生遇到問題時,敢于去向老師請教,敢于表現出心的疑問,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3.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如果想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就必須要能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感興趣。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備課環節就要把上課的內容準備好,設計出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除了提高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外,還應使學生了解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課外多讓學生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如果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那么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4.進行語文的生活化教學
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在語文的教學中要能根據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語文現象,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學習,從而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再感到學習語文是無聊和無趣的。
5.加強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
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做到事半功倍。中職學校的學生當中也不缺乏愿意學習的學生,他們為了學好語文也花費了很多時間,下了很多功夫,但就是事與愿違,不能很好地提高語文成績,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發現,一是語文基礎知識較差,學生進步的不是很明顯;二是學習不得法,在沒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情況下,就是再花費更多的時間學習語文,也不能提高學習效率,更不能提高語文成績。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課堂的教學中要多注意給學生介紹一些高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高效的方法,才能使提高語文成績成為可能。
6.構建一定的語文課堂教學情景
中職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生活閱歷是非常欠缺的,因此對于一些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如果要想學生真正地理解課文的主題和中心思想,語文老師必須要能構建一定的教學情景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比如,在教授《項鏈》這課時,有些學生對瑪蒂爾德的做法表示很不理解,認為她沒有必要花費十年時間去承擔那樣的責任,那樣做是很傻的表現。針對這樣的問題,老師應該構建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認識到,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是一種失信于人的表現。老師可創設這樣的教學情景:假如學生是一個企業的老板,但是由于經營不善,導致企業經營效益不好,最終倒閉了,因此沒有錢給工人發工資,面對這種情況,作為老板的你會怎樣做呢?是一跑了之,不管不顧工人的死活,還是向瑪蒂爾德學習,勇于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想盡一切辦法籌錢給工人們發工資?面對這樣的問題,雖然學生都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但他們面對自我時,還是會選擇向瑪蒂爾德學習的。這樣的教學情景的創設,不但使學生理解了瑪蒂爾德的做法,更使學生在內心深處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勇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面對現實而奮發圖強。
總之,要想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他們上中職學校的真正的目的,了解學生心中的人生目標,從而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發生改變,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只有學生個體的內在因素發生了改變,才能激發他們愿意學習語文,從而真正地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蘇大麗.淺談中職語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02期
[2]許華麗.職業中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09年03期
[3]丁婷婷.讓我們的課堂快樂起來——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科教導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