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卡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應用,網絡時代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生活以及學習方式,當前的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以全新的方式占據了人們生活的主導位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也緊跟時代的潮流,在促成我國教育現代的教學理念下,也不短運用新興技術嘗試開展教學。以短小精悍的"微課"最具有代表性,在當前很多學科中,都不乏微課的應用。但是,在我國農村地位,由于受到相應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的微課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探索。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微課在農村小學的實踐于應用進行相應的探究,以期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微課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效率。
關鍵詞:微課;農村小學;實踐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015-01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造就了網絡時代的繁榮,在教育領域,為了保障教育能夠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引領知識潮流,也在積極地接受新鮮的事物,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力圖在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也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畢竟屬于一個新興領域,不管是經驗和實踐都存在較大不足,而且在農村小學階段的教學,由于信息閉塞、交通不發達等因素,更是阻礙了為了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有效開展。所以,在新時期,針對微課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是非常必要的。
1.農村地區微課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農村地區的教育由于受到資金投入、地理環境、信息網路建設等原因的限制,使得農村地區的教育一直落后于城市教育,從而導致了我國城市和農村的教育水平有較大差異。但是,近年來,我國家已經加大了新農村的改造力度,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包括教育設施進行了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在我國教育不斷發展的新背景下,更加注重農村教育的發展。但是,畢竟微課是一個新的領域,在農村小學教學中仍舊存在問題[1]。首先是客觀方面的問題,由于農村地區通常欠發達,而微課的使用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上的,恰好農村的這些基礎設施都沒有優勢,從而導致不能夠充分開展微課教學。同時,由于教師本身沒有制作微課的能力,不能夠將微課充分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從而限制了微課在農村小學中的具體應用。其次,主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農村小學的教學思維本身就不具備先進性、前瞻性,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意識不到微課在農村小學中的教學作用。同時,相關教學工作者由于自身的原因也不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和掌握微課教學手段,從而讓農村小學的微課教學處于停滯狀態,不能夠有效地促其發展。
2.微課在農村小學的實踐與應用
2.1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意識到微課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決定的人的行為,也就是說,農村小學具有什么樣的教育意識,就會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措施。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相關教學工作者應該及基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充分掌握為了的教學理念,意識到微課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用新課程教學理念指導教學行為。首先,教育部門要大力宣傳微課的教育意義,讓教師及時地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地吸納先進的教育理念,指派專家學者深入到農村學校,指導農村教學工作者的微課教學實踐。其次教師本身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識,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著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微課的教學。
2.2實施有效的微課教育策略,制作有效的微課教學。微課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教學方式,是借助現代網絡渠道的便捷性、資源的豐富性以及內容的新穎性進行的教學手段,為教學課堂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手段。所以,相關教學工作要想更好地進行微課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進行微課的制作,比如要學會利用簡單的攝像攝影技術,進行視頻的錄制;視頻的簡單剪輯和處理,使教學視頻符合"微"的條件[2]。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去組織微課制作大賽或是討論會,在討論和比賽過程中不斷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微課制作技術以及微課的實際應用水平,而且還有利于達到資源共享、相互學習以及共同進步的重大作用,為微課在農村小學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2.3有效結合課程,開展微課實際教學。微課的主要特點就是針對性較強,能夠針對教學內容精心制作和選擇微課,從而體現出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并且能夠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得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內容過程中,就可以添加微課元素,用電子白板循環播放老師對"三角形內角和"的折疊和組成過程,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三角形內角和"的計算方式,從而使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增強教學質量。
3.結語
總的來說,農村小學教學中的微課實踐與應用是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教育不斷發展的新要求,更是我國當前學生從小掌握信息技術的學習需要。所以,相關教學 工作者就應該不斷提高微課的制作和應用水平,在農村小學教學中充分有效地開展微課教學,從而促進微課在農村小學教學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吳萍."微時代"背景下我國微課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路徑[J].教育評論,2016,01:43-45.
[2]孫會利,黃威榮.微課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優勢與策略[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4: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