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宇濤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教學手段的不斷變化,微課教學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工作中。然而當前我國在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上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足,其中教師自身、微課質量以及環境因素是影響微課應用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從這幾個方面對微課教學的有關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微課教學 教師認識視閾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08-02
微課教學是指根據不同學科的認識規律,綜合運行各種信息技術,將碎片化的擴展素材、學習內容以及學習資源整合起來,用于課堂教學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方式的特點在于:(1)教學時間較短,通常維持在10分鐘左右;(2)教學內容較少,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微課教學主題十分突出,主要包含教學內容中的難點以及重點內容;(3)資源容量小,微課教學所使用的數據資源素材通常在幾十兆左右,素材形式主要以視頻為主;(4)內容比較具體,微課教學的教學內容往往與生活實際有關,針對某一特定的案例來導入課題,引發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思考。
一、中學微課教學應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之間存在偏差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學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需求兩個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信息時代的大力推動下,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任課教師綜合利用各種知識收集渠道,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以及知識渠道來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內容,綜合運行碎片化學生、移動學習以及翻轉學生等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方法的全面融合。
(二)對微課教學的有關概念以及實踐方法認識的不夠深刻
微課教學是當前我國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之一,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從根本上來說是當前我國中學學生學習方法對中任課教師教學方法的一種深層次的影響,是一種由學習需求變化帶動的教學方法方面的變化。而任課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經驗很可能無法跟上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對于微課學者的真正內含以及實踐方法沒有及時的認識到位。這就要求文化課教師發揚創新精神,革新教學理念,對微課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利用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思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微課教學質量的有關手段
(一)合理制定微課教學內容
無序開發與內容重復是當前我國微課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任課教師需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教學體系以及微課教學的技術要求來科學、合理地制定微課教學內容。從教材內容出發,根據課標深入理解不同學段以及不同學科方面的知識點。另外,任課教師還要按照自身的教學特點以及教學優勢來對微課教學有關的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利用自己獨到的見解來制定令人耳目一新的微課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微課教學的專門化特點,提高教學質量。
(二)平臺建設
微課教學具有很強的信息化屬性,微課教學工作的實施離不開專門的微課平臺。微課平臺的根本作用是實現教學資源的傳播與共享,微課平臺的研究、應用、管理與建設都需要在一個相對集中的信息資源體系中完成。這就需要微課平臺的建設部門不斷提高微課教育資源的內容質量,制作出更加精良的視頻教學資源,豐富微課教學內容。同時,還要建立評價與修改、點評與反饋、資源上傳、教學軟件等方面的模塊,加強微課平臺用戶與平臺之間的聯系,推動微課平臺內容的快速更新。
(三)微課開發
微課開發工作本質上是教學內容的開發,需要微課平臺建設單位不斷收集教學資源,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微課平臺在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優勢。開發內容通常涉及到視頻制作、教學設計以及微課選課等方面。
(四)拓展學習資源
豐富的學習資源是保證微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微課教學是碎片化教學資源的再利用過程,微課開發人員所收集的教學資源一定要具有趣味性、情景化、可視化等方面的特點。學習資源的收錄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主要包含學科專家點評、學生反饋、教學反思、課后指導、論壇、問題解答以及練習測試等方面的模塊。
微課教學是我國信息化建設以及教育不斷發展的產物,有關教育機構以及任課教師一定要深入理解微課教學方式的有關概念,將微課教學的有關要求落實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蘭曉維.微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6,07(11):29-30.
[2]鐘君.創新推廣理論下中小學微課應用障礙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04(2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