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冉
摘 要:為了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動性,教師應該創設自主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教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運用多媒體增加課堂趣味。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主能動性;趣味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86
當前,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之下,學校教育的理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學不僅僅是傳遞知識,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保持并進一步激發他們內心對學習的熱情,讓他們都能自主自動地去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有學生自主自愿地去學習,教學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師才會變得更加輕松,學生也會學得更開心,更有收獲感。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出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卻不是說得那樣簡單,需要教師多加研究,從多個方面入手。接下來,筆者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的學習必然要處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然而,英語并非我國小學生的母語,這就使得小學英語教學在語言環境方面有著天然的不足,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就要主動地創設英語情境,至少在學校給學生更多英語交流的機會,在課堂上用更加豐富的英語交流環境激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促進他們更加自覺自愿地學習英語。
如何打造英語的教學情境呢?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無論是哪個難度的英語學習,都會有一些對話練習或者情境故事,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些材料,進行簡單的角色扮演,在讓學生熟練掌握課文的基礎上,惟妙惟肖地把故事演繹出來,在角色扮演中,既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加熟練,同時也讓他們通過角色扮演,更加用心地體會到英語自身的魅力,讓他們對英語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學習的主動性變得更強。另外,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為英語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更加多元的選擇。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聲音、圖片、視頻等綜合運用在一起,可以將英語的情境打造得更加逼真生動,教師甚至可以下載或自制一些學習英語的互動小游戲,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更多的樂趣,他們的樂趣提高了,自然也就有了更強的學習動力。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正處于發展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更具有直觀的特點,所以,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適合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產生對英語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二、教給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
英語的學習之所以讓很多小學生感覺到不自信,甚至很多小學生為此都產生了逃避心理,原因更多還是在于小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正確方法,所以,作為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有了正確的方法,再加上老師和家長耐心的鼓勵,學生的成績慢慢上來了,自信心也就培養了起來,學習的自主能動性越來越強。因此在教學中的關鍵就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和糾偏,同時滲透學習方法和策略。比如在做閱讀理解時,教師可以請做得好的學生當眾傳授交流經驗,有的學生速度比較快,他并不是一個詞一個詞地閱讀,這樣是精讀,而在考試時,精讀往往比較浪費時間,而泛讀則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領略文章大意。在大段大段的英文單詞中準確而快速地挑出中心句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提高效率。還有的學生是在做閱讀之前提前先閱讀一遍題目,然后再根據題目去原文中尋找答案,這樣能大大縮短時間,同時又提高了準確率,達到了又快又好的效果。就這樣,讓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做題的規律,并將之與大家進行交流,再加上教師的總結與歸納,其他同學對此方法的印象將會大大加深,并在做題的時候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進行運用。
三、 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多樣化趣味教學
英語的教學要注意多樣性,給學生一種很新奇的感覺,讓他們帶著好奇心去學習,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備課中,為學生準備更加多樣有趣的課程。比如在課前播放英文歌,或者在課前播放BBC或Voc的新聞,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英文的聽、說、讀、寫,以此來營造一個有利于英語學習的氛圍,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又或者在英文活動課上放英文電影,讓學生注意觀察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國家的人是如何進行對話、遣詞造句的,這樣對學生學習“正宗”的英語十分有好處。現在很多中小學生,甚至包括大學生,不管是在寫還是在讀的方面,總是有種濃厚的中國味,即所謂的“Chinese English”,換句話說就是說著不地道的英語。而教師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擺脫中式英語,不管是在讀還是在寫的方面,都更為專業、更為純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讀些英文課外書,像《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黑駿馬》等書蟲系列的書,都比較適合學生閱讀。這些書和電影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另一方面又能幫助學生了解國外的民俗風情、習俗節日,有利于學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蘊。只有從多方面進行教育和渲染,爭取達到“耳濡目染”的效果,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形成語感很有好處,而語感,對于提高英語綜合能力來說,又是非常重要的。
四、 結語
小學英語作為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更注重對于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和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設計自主的情景,增添課堂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教學時不能單純地依靠做題等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將眼光只局限于分數,而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根本目標,教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學生學習得更為輕松。最后,教師可以合理巧妙地運用現在發達的科學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多樣化的趣味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只要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一定會越來越喜歡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 何秀好.小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培養策略試探[J].新課程(教研版),
2009(9):58.
[2] 黃劍峰.還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對小學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與高效教學的思考[J]. 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2):28.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