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明湖
【摘要】賞識教育就是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他們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學習心境保持“愉悅”,從而感覺、知覺、記憶、思維都處于良好的活動狀態。
【關鍵詞】贊賞 激勵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84-01
她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她流淚了,可是回到家,她卻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聽了老師的話,她的心都碎了,然而,回到家里,她卻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第二天上學時,她兒子去得比平時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回到家,她扶著兒子的肩,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他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到這樣兩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我想這就是“賞識”——欣賞肯定。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賞識教育無疑是教育中的一把金鑰匙。賞識教育就是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他們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學習心境保持“愉悅”,從而感覺、知覺、記憶、思維都處于良好的活動狀態。那么如何實施賞識教育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談一下我的幾點做法:
一、了解學生
青少年時期是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是成長發展過程中矛盾最為集中的時期。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去發現學生身上蘊藏著的無限潛能。每一個學生都有優點,這些優點仿佛一粒粒金子,只不過有些金子一時被砂石、污泥掩埋著,沒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因此,就需要教師細心地觀察,隨時捕捉學生的一些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尤其是發現表現不好的學生的優點,即使他們做錯了事,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優點,我們要抓住學生的優點不放,小中見大,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讓學生在“我是好學生”的心態中覺醒。
二、理解學生
理解就是換位思考,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想問題。有許多問題,本來想不同的,通過換位之后,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這是理解的作用。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這種愛和關注會使他們全身心地感到愉悅和激動,而這又將產生怎樣的奇跡,我們自己也難以預料。
三、激勵學生
賞識教育的奧秘在于激勵學生覺醒,其覺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心理學家威廉杰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這是人類之所以區別于其它動物的地方。”我曾做過這樣的實驗,首先讓學生給每一個同學寫兩個優點,然后在全班公布;接著,每個月末,我讓學生在以前寫的基礎上再挖掘同學新的優點,再次在全班公布;最后開展“看看誰的優點多”和“看誰的進步最大”的活動,結果那一段時間里同學們都進步很大。
四、寬容學生
學生就像黃山上的松樹,千姿百態,各有所長。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用不同的標準要求不同的學生。當學生做錯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時,往往心理壓力較大,自卑、自責、不知所措。這時,他們所需要的是幫助、安慰。我們應該以寬容的心態,盡力找出他們的優點,給予正確的引導,讓賞識、贊揚、鼓勵化作一種力量,激勵他們自省、自律、自強,不能發現學生有了差錯,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馬上讓學生改得一干二凈,成為十全十美的人。賞識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一開始熱情較高,鼓勵、幫助,但當付出一定勞動而得不到回報時,就開始失望,甚至對學生諷刺挖苦,這就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賞識教育應該是不怕失敗的教育,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并頑強地站起來。
五、提醒學生
賞識教育不是一味地、簡單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對他們出現的缺點和錯誤,也要進行批評。既要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成長潛能,也要指出和糾正學生的問題,讓學生的成長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沒有賞識的批評叫摧殘,沒有批評的賞識是溺愛。不過批評可以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提醒式”,給學生留有“給足的面子”,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比如:故事性批評,通過講一個故事,讓學生領悟到其中的對錯,克服身上的缺點。
六、有藝術性
我曾經聽過一位同事教育學生:“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雖然這次取得了進步,但離你的目標還差得遠呢。”我想這種教育方法事實上可能造成學生很壓抑,若改成:“祝賀你這次取得了好成績,按這樣的發展趨勢,你的目標馬上就能實現。”效果就不一樣。這不僅能保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起到更好的鼓勵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多用肯定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如“再試一次,一定會比剛才更好。”“在這方面注意一點,事情就做得很完美了。”也許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是熱愛生命,善待生命,是師生精神相融,心靈交匯的橋梁。只有賞識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才能激發他無窮無盡的創新思維。當學生感受你在欣賞他時,他內心會很激動,使他更具有價值感、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