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爽
摘 要:傳統的教育技術越來越難以滿足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教學發展的瓶頸和桎梏。在新的教育形勢和教育背景下迫切需要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借助現代化的思維工具和手段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主要研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關鍵詞:教育技術;教學;運用;小學數學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
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包括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同時也包括現代化的教育理論,以此為指導強化教學課堂有效性建設,努力滿足教育結果條件。現代化的教育理論主要是以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指導下的理論,從教育理念上講,就是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從教育目標上講,主要是注重素質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培養;從教學模式上講,可以采用體驗式和誘導性的創新思維;從教育路徑上看,主要是引發學生最大限度的興趣參與和思考。信息學和多媒體技術為主發展而來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操作上更加現代化,在教學形式上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在教學吸引上更加直觀化和清晰化。
二、在計算機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戰術
1.注重實施生活化教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準備有目的地借助學生較為常見或熟悉的事物作為工具進行輔助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相對比較熟悉的環境中形成認知和認同,從而摒棄私心雜念,逐漸地進入良好的課堂學習中。
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時,筆者絞盡腦汁挑選了道具,即從家中帶來路由器的包裝盒和孩子常玩的魔方作為教具,在每一個面上都貼上白紙,并在白紙上寫上壹貳叁肆伍陸,長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這一常識學生就能非常直接地看到,六個面分別的面積堆加到一塊也就是表面積。而且通過教具能夠讓學生觀察到六個面中直接相對的面是沒有任何不同的,也就是算出三個不相同的面的面積各自增加一倍的總和,就是整個長方體最終的表面積。同時,正方體是一種構成形式極其特殊的長方體,每一個面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計算的算式就可以是計算一個面然后擴大六倍。由于包裝盒和魔方都十分常見,學生也都感覺非常熟悉,在學習過程中的“畏難”意識就會被不斷沖淡,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師營造的學習環境中,自然而然就會學得好、學得牢。
2.創設生動的課堂情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逼真的情景是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創設情景的核心在于更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開展深入思考。比如,在重點和難點的教學中,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將規定的教學內容轉化為課堂上的活動,讓學生更清晰直觀地感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時,筆者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即讓兩名學生分別從教室的前后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分別以一定的速度向對方走來,直到兩人碰面,這樣學生就理解了“相遇”問題的整個過程,繼而引出路程一定,速度相加,計算時間的公式。在追及問題上,讓同學Y以較慢的速度先走,并一直保持走的狀態,然后讓同學X從相同處出發,以較快的速度行走漸漸追上Y,學生也就非常明了地認識“追及”的過程,然后再拆分細節,X動身時Y已經走了一定的路程,X向前走時前Y也一直在走,出發前Y已經走過的路程和出發后Y走的路程也就是追及的全過程,學生對這兩個問題就能輕而易舉地掌握了,而且記憶和運用都特別深入。
3.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
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展播和展示成為教師普遍采用的方法,這一形式能夠讓學生看得更直接更具有吸引力,也能夠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明確清晰。科學合理、熟練多變地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復雜問題的闡釋和重點問題的講解成為每一位教師必須具備的本領和技術。
在教學圖形的面積時,由于小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相對較差,在圖形的拼接整合效果和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上,很多學生就是由于缺乏平面遷移和立體化的思維能力,單純通過教師口頭說教和板書往往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筆者就借助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就將計劃讓學生練習的拼圖以動畫形式在課件中制作出來,將不規則圖形通過多媒體課件中多種顏色不同的輔助線進行劃分,使之組成的每一個部分全部變為規則圖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就會非常直觀地理解和感受,同時,對圖形結合和拆分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正確且一成不變的教學策略和方式,注重實施生活化教學、創設生動的課堂情境、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都只是幾種摸索,教師應當盡可能做到不間斷探索與創新式的嘗試,為自己、為學生量身打造一套科學適宜的教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成章.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5(9).
[2]周曉琴.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