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春
摘 要:學生應掌握良好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老師應加強寫字方面的指導,讓學生寫出一筆好字。
關鍵詞:漢字;養成教育;重要性
漢字方方正正,不僅是中華民族交流的工具,同時可以作為藝術欣賞,即被稱為書法。每一個方塊字都昭示著我們做人要端端正正、腳踏實地。寫字可以彰示人格魅力,“字如其人”就是這么一說。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寫字也有了可以替代的電腦打字。好像字寫的好壞不會太影響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其實,好字讓人看了賞心悅目,是精神上的享受、美的陶冶。飽含在漢字里的情感又豈是鉛字所能替代。漢字代表著中國,寫字時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崇敬之情:一封溫暖的家書,字里行間流露的是親情;一張遠方朋友的賀卡,熟悉的字跡,使人感到親切萬分,充滿友情。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漢字養成教育方面,我感到任重而道遠。在我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感悟一二,特寫此文,與同仁交流,請專家斧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掌握良好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這樣就把寫字作為一項重要技能,并且低年級每一課課后都有“我會寫”,說明寫字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位置。為了讓學生寫出一筆好字,老師應加強寫字方面的指導。
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和基礎。認讀和書寫的字在小學階段所學的漢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新課程標準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而且這些漢字都是常用字,寫字的重要性舉足輕重。孩子們的字從機械僵硬到書寫自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老師首先有決心教會學生寫好字,有耐心幫助學生寫好字,更要有恒心培養學生寫好字的習慣,盡管有的語文老師字體不是很美觀,但書寫順序一定要正確。
首先,充分利用田字格的框架,告訴學生以田字格的豎中線和橫中線作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漢字的一般分界線和中心線,找出字的關鍵筆畫,知道哪一筆在橫中線,哪一筆在豎中線。然后,老師在黑板上范寫,落在中線上的筆畫著重描寫,這樣學生在下筆之前做到心中有數,在寫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控制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向中線靠攏,但一般不過線。對于獨體字,相對其他結構的字要好寫,整個字以豎中線為中心線,居中書寫。
其次,在寫字時,用力要均勻,以字清晰適宜。用力過大會劃爛本子手易累,過小會讓字淡不清不楚;姿勢以上身坐正、頭正、背直為準,寫字時要避免身體移動和晃動。字的大小也要適度,既不要大得占滿整個田字格,又不能小得擠成一團,以田字格的中心為中點,占據四個小方格的四分之一為佳。
再次,漢字是由筆畫構成,寫字則應從筆畫起,“萬丈高樓平地起”。筆畫有的簡單,如橫、豎;有的復雜,如,豎折鉤、橫折折折鉤。常有學生把復雜筆畫分解,針對這一點,老師要及時發現并糾正。(1)要求學生把各種筆畫熟記于心;(2)用筆順序要熟練,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如,先左邊后右邊、先上邊后下邊、先里邊后外邊。執筆方法對字的形狀也有很大影響,一年級學生對理論上的正確執筆理解得不到位,針對用筆和執筆有誤的學生,老師要個別指導,然后再看著學生重寫,“磨刀不誤砍柴工”。
最后,由于是小班化教學,所以,每次寫字先讓學生明確寫字要求:正確、整齊、美觀。每行先按要求寫一個,老師逐一檢查(對于字常寫的達標的同學,老師“免檢”作為鼓勵),然后再對照第一個字寫,邊寫邊比較。對平時寫字馬虎、速度快的學生著重檢查,不規范就重寫,重寫次數多了,學生自己就意識到寫得快不如寫得好,一次成功,也不用一遍遍重寫;對寫字好、速度慢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可以寫快一點,但質量比數量更重要。針對鄉村學生家長較忙、無暇顧及孩子的現象,寫字都在課堂上完成,把每次作業也當作練字,便于老師從旁幫助指導。
小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認知能力受年齡所限,還沒有完全形成,外界對其影響極大,老師的指導和評價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老師要積極地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哪怕點滴的進步,也要加以鼓勵,引導學生在成就中得到快樂;幫助學生不斷產生成功感,及時發現“閃光點”,給孩子一個更大的動力,讓學生的寫字得到鞏固和發展。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每一次板書、每一次批語、甚至一個名字,都應工工整整,為學生當好標兵,起好示范作用。漢字的養成教育還需要老師付出精力和時間,最后內化為一種能力,那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宇航.教育游戲在小學漢字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0.
[2]高朝章.信息化理念下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