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儒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越來越強調要充分發揮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強調由重視知識的傳統轉而注重小學生學科素養的綜合發展。素質教育強調要讓小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其中書法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學科。因此,在小學書法課堂中加強師生互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下面便對如何在小學書法課堂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展開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書法;師生互動;輕松環境;課外實踐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痹谛W書法課堂中,教師的地位依然處于主導地位,小學生才是真正課堂的主體。因此,在小學書法課堂中,必須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改變老師“一言堂”的傳統課堂模式。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發展是小學書法教育的最終追求目標。下面,筆者從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增加課后實踐活動三個方面,討論這些教學活動對于促進小學書法師生互動課堂的作用。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一直以來,小學生習慣處于教師的統攝之下,他們在長期的壓抑下,開始習慣隱藏自己的實際學習需求,習慣接受老師單向的教學指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關系是“老師講,學生聽”,是一種單向的師生交流。《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應該要為小學生“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因此,要想實現師生互動,教師應該要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在書法課堂上保持輕松自在的心理狀態。在指導小學生學習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的時候,每當我糾正學生所犯錯誤時,發現他們都會變得十分緊張,也不敢跟老師說話。于是,為了幫助他們放松心情,我親自為學生演示錯誤的坐姿與執筆姿勢,讓學生糾錯。很多學生在觀察中對我說:“老師,你的兩筆要自然分開,不能放在腿上。”有的學生說:“老師你的腳要與肩同寬”等等。在學生的糾錯聲音中,我會不斷糾正自己的姿勢。在這個活動結束之后,我對學生說:“你們看,老師也經常出現錯誤。所以你們不要緊張,犯錯只要改正就可以了……”學生在我的鼓勵中漸漸放松了心情。我還經常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舒緩的音樂,或者組織學生玩游戲、猜謎語等,使他們在書法課上感到愉悅。
二、增加小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
實際上,書法與其他學科不同,其他的文化知識只靠單純的背誦可以在短期內提高小學生的學科成績,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但是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講解是無法幫助他們掌握書法技能的。也就是說,如果不讓小學生主動練習,他們是無法寫出一手好字的。俗話說得好,“字如其人”,小學生所寫出來的漢字直接代表著他們的精神面貌。而只有讓小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才能讓教師及時針對小學生在學書法時出現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輔導,才能真正在小學書法課堂上實現“以生為本”。在學習點、橫、豎、鉤等筆畫的時候,我在講解這些筆畫的寫作要點之后,我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臨摹,尤其是寫捺的時候,筆畫要自然。然后我會在班級中巡視,觀察學生的坐姿、起筆、收筆等是否規范。
三、增加課外實踐活動
學習書法除了要讓學生寫好字之外,還為了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使用這些漢字,并判斷這些漢字的使用是否合乎規范。這就離不開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親自使用。因此,教師可以增加課外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大街小巷中觀察生活中的漢字,這不僅可以讓小學生樹立規范寫字的意識,還可以使他們與老師的交流與互動更為順暢。因為小學生在參與課外實踐活動中,會讓小學生迫不及待地與教師、同伴分享自己的實踐成果,這便是最為直接的師生互動。另外,寫漢字無時無刻地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寫好漢字也需要小學生持久練習。增加課外實踐活動,還可以豐富書法課堂,激發小學生對書法的興趣。學習“橫”這個字的時候,我讓學生在生活中收集一些與“橫”有關系的漢字,并且通過拍照或仿寫的方式,將其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另外,我也讓學生注意通過觀看電視、瀏覽網頁新聞等方式,將這些資料中的不規范漢字進行總結,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并且使其深刻了解規范使用漢字的意義。
總而言之,在小學書法課堂中加強師生互動,能夠大大提高書法課堂的效率,優化課堂質量。在實際的書法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小學生以冷靜、輕松的心態參與書法學習;教師要在課堂上增加小學生親自動手寫書法的機會,及時幫助小學生查漏補缺;教師要將書法由課上走向課下,讓小學生勤學勤練,提高他們的書法水平。
參考文獻:
[1]周予.小學書法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模式探析[J].中國鋼筆書法,2013(12).
[2]朱亞清.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及有效性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5(1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