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芳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各種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各方面素質培養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需要教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肩負著管理班集體、全面教育學生的重任。立足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談談小學班級管理策略。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著班級形象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良好的班級管理策略不僅能保證班級活動的正常進行,還能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學生的學校生活提供一個和諧友愛的班集體,從而推動班級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如何通過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來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建立起良好的班級秩序,成為廣大班主任所面臨的重點課題。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不僅要對班級進行管理,還要以管理制度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做出表率,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從而促使學生自覺遵守班級規范,建立起良好的班級秩序。下面,筆者結合實踐經驗,談談如何有效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一、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
言傳不如身教。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教師能以身作則,給學生做出示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遵守紀律的積極性,對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如果教師經常出現不遵守班級制度的行為,學生很快也會學習。相反,如果教師時刻都能遵守紀律,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也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遵守班級制度。
如,在要求學生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的管理環節,考慮到小學生的時間觀念較差,筆者在反復強調時間觀念后,帶頭遵守班級規定,上課前提前到達教室,一開始總有幾個學生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到達,但是在筆者多次強調后,所有學生都不再遲到。這樣和學生遵守相同的班級管理制度,不僅能對學生起到監督作用,還能給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形成班級凝聚力
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是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形成良好班級形象的重要手段。要建立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教師首先要處理好師生關系,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友好相處,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才能形成班級凝聚力,學生才能積極響應班主任的號召,并在班主任的引導下開展班級活動。從而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使班級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能夠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友好相處。另外,教師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幫助,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來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建立起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三、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
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發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復雜而多樣,如果單純依靠班主任來管理遠遠不夠,而且由于班主任的身份特殊,對一些細小的情況很難深入地了解,這時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可以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幫助。而且班干部與學生的接觸較多,也能及時準確地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可以給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帶來很大的便利。因此,班主任要培養一支負責任的班干部團隊,大膽放手,將班級管理工作交給學生,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管理作用,起到以點帶面的管理效果,班級管理工作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小學生年齡小,管理能力較差,教師要細心地教學生管理方法和管理步驟,使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四、積極和學生家長溝通,強化班級管理
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也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將學生在校的情況客觀地反應給家長,并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與家長溝通教育經驗,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如筆者建立了一個班級的微信群,讓班級的學生家長都加進來,方便學生家長之間交流教育經驗,也方便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班主任要以科學的管策略對班級進行經營和管理,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陸林芳.多措并舉,全面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J].中國校外教育,2011(21).
[2]羅文志.淺談小學班主任實踐教學的方法: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J].神州,2011(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