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碩
[摘 要]高中生對于學習數學往往表現一種盲目性,不能理解公式以及定律,在數學課堂上一味的記筆記,課后死記硬背公式并在做題時亂套用,使得學習成績一再下滑,學習效率也不高,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令教師以及家長很是頭疼。學習遷移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實現了學習實踐與心理相統一,還為高中數學的教育在今后的發展中指明了道路,更滿足了社會對數學人才的需求,更在高中數學教育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數學學習,遷移能力,主要途徑,實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2-0275-01
前言:高中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在新課標的影響下,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高中生的學習也隨之變化,更傾向于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素養,數學學習遷移能力正適應了這種教育與時俱進的需求,使得實踐與心理發展相結合,是提升高中數學學習效率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
一、高中數學的遷移能力概述
學習遷移的理論概括來講就是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這種相互間的影響可以是一種對另一種,亦可以是另一種反作用于一種,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這種影響普遍存在于數學理論、學習技巧、學生學習態度和行為規范的學習中[1]。高中數學的學習不僅受學生自身特點以及固有的理論或學習習慣所影響,還受教學環境所影響,無論是數學課堂上還是課后,只要有數學的學習,就有遷移能力的培養。培養高中生數學學習的遷移能力,不僅能夠鞏固課堂學習內容,還能夠使得學生在課后學習中延續下去,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更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再感覺枯燥乏味,而是妙趣橫生、愛上數學學習。因此,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遷移與學習是不可分割的,培養學生的數學遷移能力更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在高中數學中,函數的學習會影響三角函數的學習;在學習數學中解決難題的能力會影響其他學科學習的問題解決;數學學習方法中利用數學定式舉一反三就是學習的遷移;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學習氛圍的創造以及一些學習要求等,這些都是數學學習因素的遷移。數學學習遷移包含眾多形式,主要有正負零遷移、順向逆向遷移、一般具體遷移、遠近自動遷移以及水平垂直遷移等,這些形式對高中生數學學習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高中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應該熟悉并掌握其規律,以便運用于其他學習中,提高學習成績以及效率,成為社會可用人才。
二、高中生數學學習養成遷移能力的主要途徑
(一)情感態度遷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數學,而不是讓教師教數學,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將學生放在數學學習的主體,培養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2]。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僅僅在與學生本身,而在于數學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影響,將教師對數學的熱愛以及熱情轉移到學生身上,通過一些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情感交流,更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知欲,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是硬性的去學習,而是主動學,樂于去學。數學教師對高中生的引導,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情感態度的遷移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加以重視。
(二)加強數學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提升學習遷移的影響
在學習遷移理論中,培養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主要是在于學習知識點之間存在著類似性或者共同性,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習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掌握數學知識點之間的客觀性,并認清他們之間的異同,才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遷移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與此同時,在不斷高中數學學習中,對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應該認清,高中數學中許多概念與公式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或者解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定義混淆以及公式套用錯誤的現象,這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產生嚴重的影響,高中生在學習時一定找出知識點之間存在的異同,提升學習遷移基本規律的掌握。
(三)學會總結學習材料,提升數學材料的概括能力
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高中生會遇到很多學習資料,包括新舊學習資料,還包括課內以及課外學習資料,這些學習資料對于數學理論的學習都有重要的影響,高中生一定要學會總結,并將這些知識的總結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提升數學學習能力。通過學習遷移理論,我們可以了解到,高中生學習材料的總結以及概括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遷移的效果,學生總結水平越高,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越快,更易于養成學習遷移能力。另外,高中生在總結學習材料時,應注重教師的引導,分清主次,才能夠更好的學習數學,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遷移能力。
(四)對學習知識之間進行有效類比,促進遷移的轉化
在高中數學學習遷移中,類比作為關鍵性的一種學習方法,經常運用數學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定義的類比,可以通過公式的類比,更可以在解題過程中通過由簡到難的類比,這種類比實質是將數學難題中源問題遷移到靶問題的過程,更有效地促進了學習遷移的轉化[3]。例如,在幾何學習中,圓和圓方體具有相似性,圓的周長與圓方體兩個面的周長相類似,學生在解題時候就可以利用這種相似性進行類比,更易于求解。
三、如何養成遷移能力的實例分析
高中生對于學習數學往往表現一種盲目性,不能理解公式以及定律,在數學課堂上一味的記筆記,課后死記硬背公式并在做題時亂套用,使得學習成績一再下滑,學習效率也不高,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令教師以及家長很是頭疼。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培養高中生的數學學習遷移能力,并培養好,利用好這種能力,已達到各學科學以致用。
(一)從情感態度養成學習遷移能力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高中生可以通過與老師或者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對其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進行了解,并將這種情感態度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進行遷移,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從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養成學習遷移能力
數學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具有相同性、類似性以及異同性,高中生在掌握時一定要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并對新舊知識進行分類、總結、概括以及類比,對今后的數學學習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遷移能力。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6+5>0的解集。
高中生在解題時,可以類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可以將不等式類比為2-7>0,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對于一元一次不等的解法是采用直線圖像的方法,將其畫出來并得到不等式的解集,用同樣的方法類比遷移到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去,很容易得出本題的解集。
(三)從學習環境養成學習遷移能力
高中生可以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設置的環境進行培養學習遷移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問題引導式教學,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利用這種教學模式變為學習模式,更可以通過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進行小組學習等等,這都是養成學習遷移能力的良好方法。
結束語
學習遷移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實現了學習實踐與心理相統一,還為高中數學的教育在今后的發展中指明了道路,更滿足了社會對數學人才的需求,更在高中數學教育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養成學習遷移的能力,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素養,實現了數學教育培養科學人才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徐飛.高中數學學習中的負遷移成因及教學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2] 王玉翠.加強高中生運用集合語匯言進行數學交流的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 譚廣勇.遷移規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