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福勇
【摘要】本文論述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恰當開展課堂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成為每位教師關注的焦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采取聯系實際、師生互動、鼓勵參與的教學策略,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A-0025-01
課堂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效課堂是指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較高教育教學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貫徹素質教育理念,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出發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采用有效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使其發揮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聯系實際,培養學習能力
語文是一門與日常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融入其中,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產生親切感與熟悉感,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欲望。在進行語文內容教學時,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與思維啟發,從而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為其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課文《好伙伴》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與“小伙伴”之間的故事,如有的學生說:“給小狗狗喂食,它就會依偎著我;我去哪里,它就跟著我去哪里,就像是我的貼身保鏢。”教師在教學時給予學生足夠的交流與分享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口語鍛煉,也激發了他們內心的情感。經過了這樣的渲染與鋪墊,教師就可以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在良好的課堂情境中調動起學生的情感,使其自覺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真切地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進而激發出學生內心的愛護動物之情,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人文素養。
二、師生互動,營造良好氛圍
師生的互動是構建出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他們的思想態度,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啟發與引導下積極地進行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通過及時的師生交流與互動,使課堂氣氛不再單調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為高效教學的實現提供了條件。在教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課文《鷸蚌相爭》時,由于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則寓言故事,學生學習起來并沒有很大的困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課文,然后通過互動提問的方式,逐漸引導學生體會這則寓言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如學生初步讀懂這則寓言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這個故事,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自主閱讀情況。教師設計幾個問題:①鷸和蚌的外形各有什么特點?②鷸和蚌為什么會爭吵?它們是怎樣爭吵的?結果怎樣?③你覺得鷸和蚌到底誰厲害呢?這些問題巧妙地引起學生的思考,使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逐漸深入體會這則寓言的深意,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這則寓言故事表演出來,使其真正體會到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讓他人得利的道理,在增強教學趣味性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性。
三、鼓勵參與,實施多元評價
教學評價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走向,好的教學評價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心智,拓展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新課程改革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參與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教師也要注意從多個角度進行全面而中肯的評價,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受到鼓舞與激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如在教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古詩《早發白帝城》時,有些學生可能會對古詩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學習時會十分積極,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展示自我,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重視,促使其在內心產生學好語文的決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逐漸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采用多種手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真正地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