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


[摘要] 目的 探究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糖尿病合并肺癌的臨床療效,以供參考以及研究。方法 該次研究對象從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該院就診的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中選取35例,針對其實施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探究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治療后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療效以及毒性反應、生存期的情況。結果 通過該文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第一周期的有效率為62.86%,第二周期的有效率為60.00%,第三周期的有效率為48.57%,第三周期的有效率明顯低于第一周期(P<0.05)。毒性反應一般為白細胞減少、靜脈炎、神經毒、惡心嘔吐、便秘等,分別占總例數的40.00%、28.57%、22.86%、14.29%以及11.43%。生存期限在4~6個月之間的患者有17例,9~12個月的患者有13例,1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結論 針對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能夠對腫瘤進行抑制。
[關鍵詞] 長春瑞濱;西紫杉醇;順鉑;輔助化療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a)-0059-02
肺癌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其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我國的人口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患有肺癌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逐漸增加,兩種疾病合并后會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的難度,從而無法穩定患者病情[1],提高治療效果。因此,該文研究中主要針對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探究治療后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療效以及毒性反應、生存期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從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該院就診的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中選取35例,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均知情同意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且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其中,男性與女性之比為20/15,年齡跨度在55~67歲之間,平均年齡值為(59.41±2.54)歲。
1.2 治療方法
針對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化療后進行抽血檢查,并對其進行分析。
1.3 觀察指標
觀察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經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后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療效以及毒性反應、生存期的情況。其中,療效分為完全緩解(表示經治療,患者的腫瘤完全消失并且持續1個月以上)、部分緩解(表示經治療,患者的2個最大腫瘤垂直的直徑乘積縮小到50.00%以下)、穩定(表示經治療,患者的2個最大腫瘤垂直的直徑乘積縮小到25.00%以下)以及進展期(表示經治療,患者的2個最大腫瘤垂直的直徑乘積增大到25.00%以上)4個方面,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1.4 統計方法
全文數據均進行統計學處理(SPSS 17.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療效
針對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后,第三周期的療效與第一周期以及第二周期的效果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毒性反應
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后,出現較多毒性反應,白細胞減少例數較多,占總例數的40.00%(14/35),見表2。
2.3 生存期限
針對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后,生存期限在4個月~6個月之間的患者有17例,占總例數的48.57%,9個月~12個月的患者有13例,占總例數的37.14%,1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占總例數的14.29%。
3 討論
肺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其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糖尿病是臨床一種終身性疾病,也是我國的一種常見疾病,而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一般都為長期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癌主要是因為胰島素的缺乏或者是不足從而導致患者的血糖逐漸升高[2],使得糖代謝發生障礙,最終造成患者出現合并肺癌的現象。該文研究中主要針對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探究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療效以及毒性反應、生存期的情況。
通過該文研究數據中表明,針對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后,在療效方面,第一周期的有效率為62.86%(22/35),第二周期的有效率為60.00%(21/35),第三周期的有效率為48.57%(17/35),表示經過長時間治療,治療效果明顯要低于早期臨床治療效果,大量資料表示,其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的血管會隨著時間以及藥物治療的效果發生改變[3],也有可能與患者的糖代謝障礙或者是患者自身的耐藥性有關系,因此,針對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長期進行治療后,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有效率逐漸下降。在毒性反應的情況中,35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的毒性反應一般為白細胞減少、靜脈炎、神經毒、惡心嘔吐、便秘等,分別占總例數的40.00%(14/35)、28.57%(10/35)、22.86%(8/35)、14.29%(5/35)以及11.43%(4/35),數據表示,長期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毒性反應較多,容易產生發生微血管以及大血管的改變[4],從而使得藥物無法作用于患者的病灶,另外,糖尿病患者的靶器官敏感性也會逐漸下降,從而導致患者使用藥物的療效會逐漸下降,容易產生一定的耐藥性,最終導致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在生存期限方面,生存期限在4個月~6個月之間的患者有17例,占總例數的48.57%,9個月~12個月的患者有13例,占總例數的37.14%,1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占總例數的14.29%,數據表示,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為9個月~12個月,但是在4個月~6個月之間的患者較多。
大量資料表示,在針對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過較多的藥物刺激從而產生胰島素或者是直接給予患者注射適當的胰島素,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胰島素含量[5],從而讓其能夠達到一個比較平穩的水平,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是,部分學者曾經表明,較高的胰島素水平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腫瘤細胞的生長,而長期采用胰島素進行降糖,很有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升高,從而升高患者自身微血管的容積[6],最后增加腫瘤細胞的血液供應,使得腫瘤生長的較為快速,也就成為了腫瘤病死率較高的一個危險因素。長春瑞濱是一種新型的藥物,其抗腫瘤的作用發揮較大,主要是依賴患者自身的肺部,在癌細胞因微管蛋白聚合而形成的微管被長春瑞濱藥物解聚之后,可以有效停止腫瘤的生長,從而起到抗腫瘤的作用[7]。西紫杉醇是一種新的抗微管藥物,能夠特異的結合到小管上,從而導致微管聚合而成團塊,使得其能夠逐漸變得穩定,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順鉑是臨床一種抗腫瘤常見藥物,其主要是能夠與DNA鏈交鏈,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壞DNA的結構,使得患者癌細胞增殖受到一定的抑制,最終起到穩定病情、抗腫瘤的作用。3種藥物聯合化療治療,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的擴散,穩定患者病情,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抗腫瘤的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采用長春瑞濱合并西紫杉醇聯合順鉑輔助化療,能夠穩定患者病情,對腫瘤進行抑制。
[參考文獻]
[1] 韓蕾,盧冰,付和誼,等.Ⅲb~Ⅳ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期放化療臨床因素與放射性肺炎相關性研究[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1,20(1):23-26.
[2] 雷詠.二甲雙胍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并增加對紫杉醇敏感性的研究[D].南寧:廣西醫科大學,2015.
[3] 陳玉琴.二甲雙胍聯合順鉑對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療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4.
[4] 劉艷梅.胰島素泵在糖尿病肺癌化療患者血糖調整中的應用及護理[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4):751-753.
[5] 張艷飛.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合并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及其機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3.
[6] 曾勝煌,程自平.西羅莫司洗脫支架與紫杉醇洗脫支架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運用的Meta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3):473-476.
[7] 曾勝煌.西羅莫司洗脫支架與紫杉醇洗脫支架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運用的Meta分析[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3.
(收稿日期: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