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佰華

【摘要】 目的:探討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并研究其安全性。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心律失常患者12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3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綜合治療方法,觀察組采用傳統的綜合治療和胺碘酮聯合治療方法,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左房內徑、心率恢復時間、心房顫動持續時間、心律變異性指標、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心律失常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左房內徑、心房顫動持續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左房內徑、心房顫動持續時間和心率恢復時間均明顯短與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心律變異性指標(SDNN、RMSSD、PNN50)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兩組均有不良反應產生,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胺碘酮是一種非常有治療效果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其不良反應小,安全有效,對直流電轉復后的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患者的竇律維持效果較好,在治療和預防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療效肯定,且有利于改善預后,故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證實的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和并發癥較好的廣泛應用藥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胺碘酮; 老年心律失常; 心房顫動; 并發癥
胺碘酮是苯并呋喃衍生物的一部分,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使用,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中的地位已在臨床應用已超過30年;在美國和歐洲占三分之一的抗心律失常藥物都是用此藥物[1-3]。在中國70年代末才開始使用,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治療心律失常的主要藥物,由于CAST測試表明,抗心律失常藥物可增加并發癥,胺碘酮的影響逐漸被人們更多的關注,特別是在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發展,預防和治療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改善臨床效果和作用越來越多引起人們的關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療心律失常患者12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33例,年齡58~84周歲,平均(71.35±5.76)周歲,病程2.1~11年,平均(6.35±1.56)年,其中心房顫動16例、心房撲動17例、室性心動過速19例、心室顫動1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35例,年齡57~82周歲,平均(73.45±4.63)周歲,病程2.5~12年,平均(6.64±2.34)年,其中心房顫動17例、心房撲動12例、室性心動過速18例、心室顫動16例。排除因藥物洋地黃中毒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碘過敏者。該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降血脂、降血壓、控制血糖、抗凝等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擴血管、心肌細胞營養劑、利尿、強心等相關病因綜合治療。觀察組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胺碘酮。(1)口服胺碘酮片(生產廠家: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95994,規格:0.2 g×10片×1板/盒)治療及預防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發作,第1周600 mg,1次/d,第2周
400 mg,1次/d,第3周200 mg,1次/d。(2)靜脈注射胺碘酮注射液(生產廠家: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044923,規格
3 mL:0.15 g×6支/盒)可用于終止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及心室顫動,可使快速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轉復為竇性心律,本品為無色或帶黃色的澄明液體。靜脈注射負荷量:1 min 0.5 mg/(kg·min),隨后靜脈點滴維持量:自0.05 mg/(kg·min)開始,4 min后若療效理想則繼續維持,若療效不佳可重復給予負荷量并將維持量以0.05 mg/(kg·min)的幅度遞增。兩組均治療4周為一療程。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全國抗心律失常藥物療效標準》分級標準,顯效:心律失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比治療前減少大于90%以上;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室性早搏數量減少>80%,心力衰竭癥狀明顯好轉;無效:治療后心律失常發作次數未達到上述標準[4-5]。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的心律變異性指標改善情況,包括24 h內R-R差數均方根和(RMSSD)、間期標準差(SDNN)和超過50 ms心搏次數所占百分比(PNN50);記錄分析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字2=6.373,P<0.05),見表1。
2.2 兩組左房內徑、心房顫動持續時間、心率恢復時間比較 治療前兩組左房內徑、心房顫動持續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左房內徑、心房顫動持續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心率恢復正常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心律變異性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SDNN、RMSSD及PNN50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DNN、RMSSD及PNN50等均較對照組改善顯著 (P<0.05)。見表3。
2.4 兩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字2=5.437,P<0.05),見表4。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760,P>0.05),見表5。
3 討論
胺碘酮口服起效吸收緩慢,需數天至數周,而靜脈注射作用較快,血漿濃度在口服3~7 h后達到單劑量峰值[5-7]。根據其主要細胞電生理特征,一般將其歸納為Ⅲ類抗心律失常治療藥物,同時Ⅰ、Ⅱ、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的特點,該藥在電生理研究和臨床應用中也發現同時具有。起效時間一般在胺碘酮連續服用4~7 d,較大負荷量可縮短起效時間[8-10]。靜脈注射胺碘酮起效時間一般在5~10 min。胺碘酮分解的幾種代謝產物在肝內形成,其中在長期抗心律失常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DEA,但藥物經靜脈注射或短期口服后DEA較長期服藥者的血藥濃度低。臨床應用的廣泛性是因為胺碘酮復雜而廣譜的抗心律失常藥理效果顯著,胺碘酮的特性近似于理論上的理想藥物[11-13]。治療及預防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發作適用于口服胺碘酮。靜脈注射胺碘酮可用于:終止室性心動過速及心室顫動和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可使心房撲動或快速心房顫動轉復為竇性心律,是目前臨床應用中推廣使用效果最好的抗心律失常藥[14-15]。過去大劑量胺碘酮的應用帶來很多的不良反應,經過臨床經驗總結,小劑量胺碘酮應用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又較少。因為胺碘酮的半衰期長,個體差異大,所以它的應用主要依靠臨床經驗和定期的藥物濃度及并發癥監測來指導[16-18]。胺碘酮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食欲下降和便秘等,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肝炎和肝硬化,丙氨酸氨基轉氨酶及堿性磷酸酶升高,此不良反應與療程及劑量有關。心臟毒性:較少見,較其他抗心律失常藥對心血管的不良反應相對要少[19]。胺碘酮對心肌組織的動作電位有延長作用,并能致復極延緩而消除折返;對快速心房顫動心室率有較好控制作用,并降低心率失常的死亡率[20-21]。本組資料中,經過胺碘酮治療的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綜合治療的對照組,左房內徑、心房顫動持續時間、心率恢復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其可改善心室結構,減少心房顫動持續時間,快速恢復心率。治療前兩組SDNN、RMSSD及PNN50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DNN、RMSSD及PNN50等指標均較對照組改善顯著(P<0.05);給藥前兩組室性心律失常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少。說明胺碘酮在治療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上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等優點。另外,口服胺碘酮后會引起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等新的心律失常,心電圖表現為QT間期延長、
T波改變,心律減慢。本組資料中,觀察組中,不良反應發生4例,發生率為6.34%,其中惡心嘔吐2例,甲狀腺功能異常1例,心動過緩1例。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3例,發生率為4.67%,其中惡心嘔吐1例,甲狀腺功能異常1例,心動過緩1例,提示胺碘酮并不能增加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應,因此安全性較好。實際應用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用藥劑量,不但保證了較穩定的血藥濃度,也使不良反應下降。盡管本組資料中未出現嚴重并發癥,但仍建議胺碘酮用藥時加強監測,以早期發現并發癥,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胺碘酮是一種治療效果非常好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其不良反應小,安全有效,對直流電轉復后的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患者的竇性心律維持效果較好,在治療和預防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療效肯定,且有利于改善預后,故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證實的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和并發癥的較好的廣泛應用藥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淑茜,何訓,呂世文,等.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相關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特點分析及相關處理[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6,12(27):3920-3924.
[2]邵亞婷,黃馨諒,馬巖敏,等.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常療效與安全性初步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6,10(9):924-925.
[3]丁美暉,陳新蘭,陳楚玲.老年患者靜脈輸注胺碘酮致靜脈炎的預防及臨床護理[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8(14):87-88.
[4]苑穎妲.胺碘酮治療老年心衰并發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11(15):164-165.
[5]馮衛濤,李薇,欒榮華.胺碘酮治療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6,2(2):82-84,88.
[6]劉瀟瑩.胺碘酮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齊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1):155-156.
[7]石開華.分析胺碘酮治療老年性心力衰竭并發室心律失常68例的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3(15):125-126.
[8]王宏賢.胺碘酮老年患者室上性心律失常72例臨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4):283-285.
[9]常當寧.胺碘酮治療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3,12(17):3352-3353.
[10]代艷偉,張博,劉芳.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4,7(17):107-108.
[11]席海林.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常85例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5,9(13):95.
[12]周華鳴,張瑞.靜脈應用胺碘酮治療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4(2):279-280.
[13]宋鐘娟,童如鏡,陳焰,等.不同劑量胺碘酮治療老年人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5,4(3):145-147.
[14]鄒利奮.胺碘酮治療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4,8(11):139-140.
[15]叢云峰.胺碘酮治療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4(3):111-112.
[16]尹曉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甲狀腺功能安全性的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4,10(12):2148-2149.
[17]翟秀軍,辛俊,宋道遠.老年心律失常長期服用胺碘酮臨床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3,6(7):100-106.
[18]寧曉麗.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現代婦女:醫學前沿,2014,8(10):20.
[19]黃宇理,李妙男,陳耀,等.胺碘酮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6):721-723.
[20]何舟倫.胺碘酮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5(2):89-90.
[21]龔俊平.靜脈注射胺碘酮治療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J].現代養生,2015,7(14):68-69.
(收稿日期:2017-01-06) (本文編輯: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