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的經濟水平在近幾十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新時代大背景之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移動互聯技術的不斷革新,促使著互聯網經濟體系在中國快速的建立和發展。為應對現如今日益復雜的經濟市場,基于互聯網技術發展經濟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而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推動全球新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藉此,本文將立足于互聯網經濟發展現狀,對新時期如何營造更好的互聯網經濟發展環境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互聯網經濟;發展環境;發展策略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在步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我國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計算機及其它信息化時代產物的普及促使著整個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不得不說的是,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之下,人們生活及學習方式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而互聯網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正在煥發著強烈的生命活力。并且在不斷的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升級轉型。因此,我們對互聯網經濟要引起高度的重視。所以,對新時期如何營造更好的互聯網經濟發展環境研究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將會從政府、企業兩個方面對現階段互聯網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總結,并且將會從沿海各個發達省份的成功案例中總結經驗,以發現發展過程中的不足。經過研究、分析、比對將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1.政府監管
首先我們將從政府調控機制、財政稅收和電子政務三個方面對互聯網經濟發展情況做出總結。其主要發展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因為我國的人口眾多,各個企業眾多,行業類型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這就使得互聯網經濟協調機制的建立、面臨著眾多的困難,機制建立進程緩慢,機制建立不夠完善。因此在這一方面,政府應該通過宏觀調控以及具體政策的制定建立政府主導地位,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通過分析現階段的互聯網經濟建設現狀可以發現,現階段的互聯網經濟建設存在著發展明顯不均衡的問題,尤其在我國西部地區。這一部分的互聯網經濟建設相比于沿海互聯網經濟發的展,用“空白”形容也不為過。因此對于這一部分的互聯網經濟發展更需要統籌協調、推進發展。由于互聯網經濟對于不同行業所產生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需要進行分類發展、協調推進。現階段,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已經完成了一批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但截止目前,這一批公共平臺并沒有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因而,對于這類公共平臺的建設應該主要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主。在市場有相應的需求之后才對市場提供相應的服務,而并不是由政府全盤包辦。總而言之,需要進一步完善在政府的支持下發展建設互聯網經濟。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互聯網經濟發展中的審批項目較多,政府在這一方面的工作程序和效率還有待革新。一方面,整體的互聯網經濟發展中的財稅政策激勵創新效果還需要不斷的檢驗。不僅要為行業中發展較好的企業錦上添花,更要為中小型企業及互聯網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企業“雪中送炭”。國家和各個地方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為中小型企業的互聯網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時政府還應該積極的面向大學生和社區,宣傳已經出臺的創業扶持政策。讓更多的青年才俊可以加入到創業當中,并最大程度的享受政府支持。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在相關政策的支撐下,便可以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電子政務網站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好很好的滿足政府網站的辦公。但是針對企業和公民個人的電子政務并沒有真正實現“一站式”業務的在線受理辦理。民眾仍然感覺辦事效率低不方便。
2.產業集聚
一方面,我國的互聯網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互聯網產業缺乏國際領軍企業,并且互聯網經濟的國際領軍企業大多集中北京等一線城市。雖然我們有了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概念,有了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產業。但是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互聯網經濟產業鏈。也沒有結合傳統工業發展出具有傳統工業個性、優勢的互聯網經濟。另一方面,我國的傳統工業正在由線下逐漸轉變為線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工業正在進行著兩極化的融合。但是卻缺乏有鮮明時代意義、社會意義、代表價值的商品及在線品牌。在全國范圍中小微電商眾多,而中小企業與農村電子商務意識不強。
二、新時期如何營造更好的互聯網經濟發展環境
1.營造環境的總體思路
我們將會按照一帶一部的戰略定位和兩極化融合的總體要求,來提升網絡寬帶化及應用智能化水平。并且將會以此為基礎,加強政府的政務公開、政務完善、市場監控等工作。保證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加強互聯網經濟發展環境下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在電子政務、互聯網產業和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之下,大力推進全國的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建設,讓社會大眾共享互聯網經濟發展成果。
(1)智慧中國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首先應該樹立數字化中國的發展目標,以此為基礎為企業的互聯網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技術平臺。那么我們需要做到信息基礎設施完備升級,大幅提高互聯網網速,推進三網融合,建設云計算服務平臺等工作。實現智慧中國下的智慧城市信息共享及應用普及,政府服務民生和社會事業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大幅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動鄉村信息化建設。加強政府企業公民大數據信息共享應用,推進物聯網應用與智慧城市建設。
(2)產業聚集
為營造更好的互聯網經濟發展環境,我們需要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建立一個良好的互聯網經濟產業鏈。打造一個新的千億互聯網集群,建立國際化的數字制造與服務產業。要在電子信息行業、汽車生產等行業尋求發展機遇。并且大力的發展衛星定位與直播等集成芯片產業、機器人制造新產業。積極培育智能硬件、物聯網制造與服務業,鼓勵創業創新。
(3)國商在線
鼓勵中小企業積極的進行轉型升級,增強國有商品的在線傳播與銷售,建設全國性質的專業型性商品批發市場。并且在發展中要不斷的推進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為實體經濟拓展銷售渠道。鼓勵農民進入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培育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2.戰略重點
(1)智慧城市公民服務工程
加快發展新的第四代移動通信,大力提高互聯網的網速,推動三網融合,提高網絡間的信息交互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利用率。促進第三方移動支付在公共交通、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廣泛。保證政府數據在風險可控原則下最大限度公開人口、地理信息、交通、環境、醫療等城市的各項數據,明確公開數據的條件、規范和保障。
(2)移動互聯文化產業跨融建設工程
推動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文化的融合發展,鼓勵數字出版、數字教育、數字視聽、數字游戲、數字動漫等數字內容的原始創新,積極培育數字內容產業骨干企業。加快培育網絡傳媒內容和手機傳媒內容新業態,加快培育數字內容品牌,重點建設數字出版基地。
三、結論
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已經讓我們告別“舊時代”走向新時代。而無論我們處于哪一個時代,我們都不能忽略了經濟建設。經濟是發展的命脈,也是解決民生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一個時代擁有著一個時代發展的特色。我們應該結合時代特征進行經濟的發展,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并且可以在復雜的經濟市場中長期保持有高強的行業競爭力。雖然現階段的互聯網經濟建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發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互聯網經濟繁榮發展的今天,政府和企業應從不同角度發揮本職優勢,在此基礎上積極溝通配合,為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共建一個良好的大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影強.“十三五”時期我國由互聯網大國邁向強國的戰略選擇[A].中國經濟分析與展望(2015~2016)[C].2016:6.
[2]黃志軍,曹東坡,劉丹鷺.互聯網經濟、制度與創新價值鏈--基于人力資本與制度發展指數的測度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09:26-39.
[3]孫曉.中、美、日、韓互聯網與通信產業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5.
[4]周柱.互聯網Web2.0時期區域媒體網站的運營策略思考[D].湘潭大學,2008.
[5]羅文.互聯網產業創新系統及其效率評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6]孫中偉,張兵,王楊,牛建強.互聯網資源與我國省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0,03:44-48.
[7]劉峰,劉曉敏,肖翔.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以湖南為例[J].湖南社會科學,2016,01:149-153.
作者簡介:王瀟(1989.03- ),女,漢,陜西省咸陽市人,教師,助教,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場營銷、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