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利
【摘要】對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來說,其所占據(jù)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實現(xiàn)對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對于這門重要的學科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對于高職英語有效教學來說并沒有起到明顯的變化,那么也許我們可以嘗試通過理想化認知模型來對高職英語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一些研究和分析。本文將通過對理想化認知模型的分析,對其在高職英語有效教學策略上所能起到的作用進行一些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理想化認知模型 高職英語 有效教學
一、引言
理想化認知模型是語言學習中一種重要的理論思想。理想化認知模型作為一種以體驗主義為基礎的哲學思想,是語言學理論中一個重要的思想概念。它的主要表達就是通過實際的體驗,讓人類從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說這種體驗主義的思想也是人類學習語言,包括英語在內(nèi)的一個重要基礎。它能夠幫助我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對語言本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認知,并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對語言進行使用。在明白理想化認知模型后,我們就需要對其在語言學習中所產(chǎn)生的作用進行研究和分析,并從中找到高職英語有效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在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中一直存在這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學生興趣方面的問題、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問題、教學模式的問題和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在探索中尋求解決辦法的。而理想化認知模型這一語言學習的重要思想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或許就蘊藏著很多有效教學的策略,等待著我們?nèi)ミM一步的發(fā)掘。
二、理想化認知的模型和特性
1.理想化認知的四種模型。理想化認知的模型都是建立在體驗的基礎上,一共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意象圖式模型,它為理想化認知提供了必要的結(jié)構(gòu);第二種是命題結(jié)構(gòu)模型,這種模型本身具有很強的判斷性,能夠在體驗過程中將人們對客觀的認知反映到內(nèi)心;第三種是隱喻映射模型,這個模型能夠讓人們把不同領域的認知進行映射,將其中具有結(jié)構(gòu)相同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最后一種就是轉(zhuǎn)喻映射模型,這個模型能夠幫助人們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先從容易的部分開始,在慢慢擴散到事物的整體。
2.理想化認知模型的七種特性。這七種特性分別是體驗性、完形性、靈活性、開放性、選擇性、關聯(lián)性和普遍性。這七種特性在語言學習中都有著不同的作用,包括高職英語的教學,也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或思路,在本文的后半部分會專門進行分析。
三、當前高職英語教育中的問題
1.學生基礎不好,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這是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表現(xiàn)就是掌握的詞匯量少,對于語法的理解不到位,在聽說能力上也非常欠缺,而且缺乏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有嚴重的畏難思想。
2.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效果差。在高職英語教學的模式上,目前還是以灌輸性教學為主,老師講,學生聽。這種缺乏活力和課堂氣氛和填鴨式的強迫記憶對于英語學習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大量的課堂講解不但無法幫助學生有效的掌握英語知識,也無法體現(xiàn)出有效教學策略的優(yōu)越性。
3.缺乏英語學習的氛圍和環(huán)境。英語學習的重點在于平時的積累,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無論是課時安排還是學習環(huán)境,都無法滿足這樣的要求。在老師無法對學生產(chǎn)生有效監(jiān)督,并且學生之間無法形成專注的學習氛圍的情況下,英語學習的總體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四、從理想化認知模型中尋求高職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
1.針對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差的問題,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對詞匯的掌握量不夠,而且學生在進行詞匯記憶時總是采取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刻板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對英語產(chǎn)生反感。而在理想化認知模型中,完全可以采用轉(zhuǎn)喻映射模式。教師根據(jù)教材的課程設置和安排,按照貼近學生生活習慣和經(jīng)歷的標準,將詞匯進行分類,比如娛樂類、體育類、美食、電影等等。再將同一類詞匯由易到難,由常見到生僻進行整理。最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喜好順序,挑選同類詞匯進行背誦記憶,設置不同的詞匯記憶階段,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同一認知領域中的詞匯進行轉(zhuǎn)喻映射,起到良好的詞匯記憶效果。
2.而教學方式的落后,沒有良好語言環(huán)境的問題,主要還是由于對教學中的體驗性和關聯(lián)性做的不夠。用理想化認知模型來理解,就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體驗還不夠,不能由課堂學習中對知識產(chǎn)生良好的關聯(lián)性。
因此,想要改變落后的教學方式,將高職英語教學變的有效,就要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過程。根據(jù)理想化認知模型的特性,體驗性強調(diào)的是通過人們與外界的頻繁互動來構(gòu)建起對事物的認知,所以應該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來做主體,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一個放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運用自己實際的英語水平與其他人進行頻繁的互動。至于這個工程中對英語使用的對錯與否,都在其次,而學生沉浸與使用英語溝通的這種體驗才是重點,通過學生之間共同營造出的這個英語體驗氛圍,一方面減輕了因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帶來的緊張感和壓迫感,另一方面也是對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一種培養(yǎng)和實踐,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需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Ш脱a充,來保證課堂教學的方向和目標。
五、結(jié)語
在高職英語的教學中,利用理想化認知模型進行指導,將這種體驗主義的哲學思想運用到英語課堂中,讓其與學生和老師產(chǎn)生直接的關聯(lián),結(jié)合實際情況,其所能達到的有效教學效果將是非常明顯的。無論如何,這種新的教學角度和思維都是值得肯定的,在高職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索中,理想化認知模式或許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教學新方向。
參考文獻:
[1]熊學亮.認知語言學和外語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