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支付業務是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基本工具,特別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以其靈活便捷的優勢,已發展成為擁有億級客戶、10億級交易規模的市場,為規范非銀行支付業務,防范洗錢、恐怖融資、詐騙等活動,遏制違法犯罪行為,人民銀行出臺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但在實踐中,出現了網絡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現象。本文主要通過闡述網上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的現狀,并分析研究其產生根源和探討規避風險的可能性。
【關鍵詞】網絡出售 支付賬戶 風險
為規范非銀行支付業務,防范洗錢、恐怖融資、詐騙等活動,遏制違法犯罪行為,人民銀行出臺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辦法》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為客戶開立支付賬戶時必須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用戶的消費、轉賬、收款、理財等操作將受到限制。而在大力推行網絡支付賬戶實名制的同時,網上出現了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的相關服務,帶來的風險亟待高度重視。
一、網絡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現狀
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的服務,就是通過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幫助買家獲得、使用實名認證為他人的網絡支付賬戶。以“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找到大量相關網站。而在淘寶網中,諸如“微信綁卡”這樣的支付賬戶實名認證服務,也以1至100元的價格存在。以一家名為“買號街”的虛擬賬號買賣平臺為例,該平臺集結了大量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的出售,包括支付寶、微信在內的多種網絡支付賬戶,在上面都可以找到相關商品。
網上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的服務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買家提供自己的網絡支付賬戶,由商家提供身份證信息、手機號和銀行卡信息(該銀行卡僅為實名認證驗證使用,并不參與到實際的網絡支付活動中),幫助用戶完成身份驗證;另一種則是商家出售已經完成實名認證的網絡支付賬戶,由買家綁定手機、銀行卡等信息。如在“買號街”網站上,通過暗訪一家名為“恐龍工作室”的商家客服表示,他們所賣的號,除了已經用他人身份信息完成實名認證外,沒有綁定手機和銀行卡,買回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綁定,使用毫無障礙;另一家名為“琪萊小號批發”的商家,也提供類似的服務,表示買家買來這些賬號用來干什么,與他無關。
二、網絡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行為產生的原因
(一)逃避資金監管,實施違法犯罪行為
賬戶實名制是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律的基本要求,是經濟金融活動和管理的基礎,《辦法》要求支付機構遵循“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機制,能有效追蹤資金出入的起點與終點,防范洗錢、恐怖融資、詐騙等活動,遏制違法犯罪行為。在網上購買實名制認證賬戶,有些可能出于洗錢等法律禁止的違法目的。
(二)擔憂個人信息泄露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我國54%的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情況嚴重,84%的網民曾親身感受到因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部分用戶擔憂進行網絡支付實名后泄露個人信息,從網絡安全角度出發,選擇了觀望或從網上購買實名認證賬戶。
(三)部分人群難以獨自完成認證活動
對于運用網絡能力較弱的群體,如老年人、未成年人,雖有網絡交易的需求,但受限于自身能力,若無協助難以完成認證工作,從網上直接購買實名認證賬戶則更為方便。
(四)部分境外用戶實名認證難
《辦法》針對境內用戶和境外用戶實名制認真的要求相同,但在實施過程中,部分境外用戶因為長期生活在大陸以外,難以擁有大陸地區辦理的銀行卡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驗證。
三、網絡出售實名認證支付賬戶存在的風險
(一)規避了網絡支付實名制管理的要求
網絡支付賬戶與金融體系的關系緊密,涉及面廣,對用戶財產安全、國家金融安全都有很大影響。買賣實名認證賬戶,與炒信行為中虛假認證賬戶行為基本一致,嚴重破壞了互聯網認證體系和誠信體系,規避了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對于網絡支付實名制管理的要求。
(二)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
用戶借名、借身份進行網絡支付賬戶實名認證,一方面,用戶個人賬戶資金安全無法保障,另一方面,當用戶賬戶被盜或密碼遺失時,無法及時有效完成掛失。同時,還面臨真正認證者主張權利或因債務被查封凍結的風險。另外,在買賣實名認證賬戶活動中用于出售的身份信息,倘若來源非法,可能涉及個人信息的民事侵權,甚至因非法獲取、倒賣、泄露行為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
四、政策建議
(一)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實名制認證賬戶行為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支付清算監管部門,應聯合工商、公安、網信等部門清理網絡出現的買賣實名制認證賬戶的網站和商家,關閉非法網站,將提供該類服務的企業或個人列入誠信檔案。
(二)建議推動多渠道交叉驗證身份信息
公安、社保、民政、住建、交通、工商、教育、財稅等政府部門,以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征信機構、移動運營商、鐵路公司、航空公司、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等單位,均運營著能夠驗證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的數據庫或系統,建議監管部門指導支付機構根據本機構客戶的群體特征和實際情況,選擇與其中部分單位開展合作,實現多個渠道交叉驗證客戶身份信息。
作者簡介:許鵬(1989-),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武威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