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楊
【摘要】馬克思主義是大學校園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它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本文將就馬克思主義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和對當代大學生提出的要求進行闡述,以其能夠提高當代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重視,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大學生
大學階段是我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大學生也是我國未來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群體,是人生中的黃金歲月,是大部分學生真正步入社會前的一個最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價值觀和個人信仰的確立,是其他階段所不能比擬的。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大學生就是關鍵時期的建設者。因此,當代大學生是否具有一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其個人和國家的發展都具有深刻影響。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恩格斯、馬克思適應時代發展和實踐的要求,在批判地繼承和改造以往哲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立的。其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奠定了整個馬克思主義的大廈,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精神的升華。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學生的影響和馬克思主義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第一,就從個人方面來講。大學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目的所在,從我們學習的第一天起,就期待著步入理想的大學,實現人生的目標,因此,大學是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但是在這里,我們可能會不斷的遭遇失敗,孤獨,會失望或者會偏激,不再如高中般那么自律和上進,這是很多大學生開始大學生活之后的通病。這時候,正確的價值觀的作用就得到了體現,它會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引導大學生知榮辱,辨是非。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時代發展下的馬克思主義的凝練,對于大學校園的我們,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是大學生各項行動的指南。尤其是大學生還尚未真正步入社會,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經濟上全靠家庭的支持,馬克思主義提倡的艱苦樸素,非常的適用于在校大學生。只有堅持艱苦樸素,抵制奢侈浪費,對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而馬克思主義強調的量變引起質變,也都是一個道理,在校大學生只有長期堅持艱苦樸素,才能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減輕家庭生活的負擔的同時,有利于今后正確消費和理財的觀念,對于其長期生活具有積極而重要的影響。并且,馬克思主義教育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樣要求大學生能夠適應時代發展和對于個人的要求,不斷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以其能夠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就學校角度而言,大學生基本上都是住校的,除了寒暑假以外,基本都在校內生活學習,因此,學校的管理機制、師資力量、人文底蘊都對學生產生間接或直接的影響。在學校的生活學習過程中,學校對大學生進行教導和管理,因此,老師、學生、學校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網。馬克思主義指出:所謂矛盾,就是兩個事物的關系的一種對立的體現,這種對立的關系,是一種相互斗爭,同時又相互依存的一種狀態。他們處于一個統一的整體當中。并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在大學校園這個由學校,學生,老師形成的矛盾網中,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學生和學校之間的矛盾,因此,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解決主要矛盾,因此,學校必須要有重點的去改變大學生在校園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教師能夠更好的做好教學和科研工作,這樣才能做到良好的發展。
并且,學校是培養社會有用人才的搖籃,在學校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提出的“理論與時間的統一”,“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理論,必須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到知行統一,用實踐去檢驗所學的知識,并且通過實踐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一步步的不斷提高和深化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在真正的不如社會之后,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實現自身價值。
第三,從家庭方面來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存在,備受寵溺,這一點是與馬克思主義的艱苦樸素存在一定矛盾的,并且不利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且由于從小受到各種寵溺,沒有經歷過任何挫折痛苦,導致他們的抗壓性較差,當進入大學或者社會之后,一旦出現一些挫折,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和解決。因此,家庭應該根據馬克思主義說說的,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讓自己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不要過分的寵溺孩子,不要養成不勞而獲的不良習慣,只有不斷的經歷各種事情,才能夠不斷的獲得成長,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為了的競爭。
上面,從學校,家庭和個人方面做了闡明。雖然這三個方面對學生的作用不盡相同,但是他們之間也不是相互獨立的。大學生作為學校家庭聯系的樞紐,更應該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我們要將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發展,學校制度的改進融合起來,增強自己對學校和家庭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責任感,努力學習,提高本領。自我反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我們能健康成長的保證,而我認為自我的反省是其中的關鍵。“吾日而省吾身”,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生本身就是構成自我堅實基礎的一種約束力和信仰,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這樣的一種約束力和信仰。因此,高校必須重視馬克思主義的教學,學生也應該更深刻的學習馬克思主義。
【參考文獻】
[1] 王域霞. 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與教育[J]. 理論學習, 2011(07).
[2] 肖 盟. 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D]. 湖南大學, 2010.
[3] 李 玥. 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及對策研究[J]. 社科縱橫: 新理論版,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