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云
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它能改善教學環境,促進課堂整體優化,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聲情并茂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不但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而且能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由靜到動,化繁為簡,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多媒體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相遇問題”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課件.1.小張和小李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未相遇.2.小張和小李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相遇.3.小張和小李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擦肩而過.4.小張和小李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小張先行一段路程后,小李才出發,又經過一段時間兩人相遇.5.小張和小李同時從甲、乙兩地向相反的方向前進.6.小張和小李同時從同一地點向相反的方向前進.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利用動畫,只用了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將現實生活中能碰到相遇問題的具體情況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同時”、“兩地”、“相向”、“相遇”等數學概念.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信息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人機交互性,使教師能根據信息的特點、學生的特點和課堂的實際情況,實時地控制信息的表現形式和頻度,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學生上機直接操作課件,控制信息傳輸的速度和次數,或通過多媒體教學,實現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講“圓柱體和圓錐體的認識”時,對圓柱體是如何形成的,屏幕上出現一個長方形,長方形沿著它的一邊旋轉,掃過的面形成陰影,旋轉一周,屏幕上便出現一個圓柱體;圓錐體的形成則用同樣的方法教學.這樣,學生對知識容易理解,也樂于接受.
三、善用交互,提高學生的練習效果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展為智力的一種活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強大的交互功能,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使學生鞏固新知,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比如,多媒體的反饋系統,能使教學評價和反饋更加科學、及時、有效.在做選擇題時,若學生拖動目標所到的位置不正確,計算機會馬上提示,鼓勵學生自己訂正,正確后學生會有成功的喜悅.還可以進行各種競賽訓練等,培養學生的自制力、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能夠減少教師重復的教學和輔導,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
四、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
教育實踐證明,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選取現代化教學設備,準確地把握現代化教學設備在教學過程中的演示契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突出訓練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中心對稱圖形”時,對于扇形的面積公式,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教學環節:1.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2.把兩個半圓平均分成八個小扇形,再將每個小扇形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通過割、拼的動畫圖像,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到當等分的份數越來越多時,圓面變換后的圖形越來越趨近于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想象無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圓是能轉換成一個等面積的長方形的.這樣,既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又滲透了無限分割的思想方法.這種精巧構思輔助教學的方式,使數學許多內容推陳出新,教學面貌煥然一新,重點善于把握、難點易于突破.
五、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在備課、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上,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課堂上,教師只要點按鼠標,就能在短時間里直觀、形象地演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揭示概念.比如,幾何圖形是初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較復雜的圖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圖形的某些部分出現閃爍,強化視覺效果.這樣,既能講清問題,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用運動的觀點處理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優化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