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科亞
【摘 要】多年的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如果要在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教師必須經常更新知識,充實自己,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大膽思考,這樣才能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根本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課堂;自信心;主體性;學習習慣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差,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在課堂教學中還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至于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愿意繼續學習英語。因此,我們把實驗的突破口瞄準課堂教學,從“如何提高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如何在新目標英語的要求下,利用多媒體上好英語課”、“在小組活動中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小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潛能生的分析與培養”、“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如何在學生的評價上體現分層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9個不同側面來研究課堂教學問題,并且確定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這個總課題,旨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效率,減少學習的困難和阻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雙贏目的。
一、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的培養
中學英語課堂,教師要盡量創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應該以自身的修養,良好的英語素質,如語音純正,聲音洪亮清晰,態度和藹可親,言談風趣幽默來調動學生,教師的語言要有藝術性,對學生必須要滿腔熱情,把問題講清楚,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因勢利導地啟發和誘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自我表現意識,產生開口表達的主動性。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要隨時體現在和學生的對話中。Good. Great. Very interesting. Thats a good idea. Im glad to hear that.等這樣的鼓勵性語言要隨時掛在嘴邊。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口頭表達能力,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在中學教學階段,英語是一門不可缺少的基礎課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在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時期,更是增強語言能力的最佳階段。所以,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未來的發展需求,加強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增設一些興趣英語、社交禮儀、口語聽力等英語課外輔導課程,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
二、加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發揮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著講的多、練的少的問題,試圖以教代學,最后導致學生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好奇心等情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使學生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并且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要想使課堂直接活躍起來,就要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課堂練習是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思考運用和鞏固提高。因此,課堂練習要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課堂教學內容,注重選擇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練習題。還可按不同的練習內容把學生分成若干大組,組內又分二人組、四人組,成績評定以大組為單位。在練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想為這個小集體爭光,都有很強的競爭意識,體現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教師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學生以競爭的方式來完成練習內容。通過競賽活動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合作意識會充分調動起來。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作為一名導演起主導作用。教師要善于通過不同教學方式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刺激和啟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
習慣是什么呢?“習慣”就是長時間里逐漸形成的行動方式,是短期內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它是一個人個性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的主體在較長的學習過程中,被多次重復、練習,或多次強化、鞏固下來的自動化了的生理及心理操作方式,是不易改變的學習行為。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形成學習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把培養學習習慣作為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構建屬于他們自己的學習體系,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不斷的調整,提高學習成績。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讀是中心活動。《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了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信息,獲得樂趣;強調了閱讀的實用性,拓寬了閱讀范圍,提高了對閱讀速度的要求,并要求課外閱讀量不應低于10萬字。從教學實際來看,朗讀、精讀、課內讀總是受到重視,通過課文教學就可基本上實現教學要求。而默讀、泛讀、課外獨力讀卻是薄弱方面,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閱讀能力。學生掌握知識, 固然有賴于教師的講授,但囿于課內,學生可接觸的英語知識太狹窄。課外閱讀范圍更大,有更廣闊的天地,每個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材料。
參考文獻:
[1]陳穎.怎樣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中學生英語.2012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