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隆
【摘 要】中學體育是以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著重基礎訓練,教學形式以搞好體育課為主。由于體育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并涉及學習、勞動、生活等方面的教學過程。因而,不能單純依靠上好體育課及其他體育運動,還必須與學校的整個教育工作密切配合起來,在現階段尤其要把對學生的心理輔導結合起來。
【關鍵詞】高考;體育;特長生;心理輔導
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國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這是不容置疑的。已經見之于報端的調查結果顯示,僅就大、中、小學生的心理障礙檢出率而言,問題的嚴重性已令人堪憂。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意識的加強和人際關系的復雜化,必然會對人們的心理增加緊張和壓力,這可以激勵人們奮發向上,成為勝利和成功的動力,但如果超過了負荷,或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引起心理方面的障礙。尤其在高中階段,面臨高考的嚴峻考驗,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社會的能力,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現在的高中生體育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一、游戲活動的心理輔導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出現心理失衡或人格的偏差,將對他們一生的成長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學校、家庭,社會不應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應只注重孩子智力上的發展,更應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未來社會的競爭不是智商的競爭,而是情商的競爭,誰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誰就會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應創立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生活氛圍,使學生學得輕松,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地發展,而不是去粗暴地干預、批評和打游戲是體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是單純的娛樂,而是發展體質和心理素質以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的活動。高中階段,活動性游戲是體育的輔助內容,而各類球類的競賽性游戲則有所增加。通過各種不同的游戲,可以促進身體各部分組織機能、各種基本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展,更可以發展學生身體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
二、球類、田徑和體操等運動的心理輔導
球類、田徑和體操是中學生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也與學生心理品質及其發展密切聯系著。準確明晰的空間知覺,對球類、田徑和體操運動都是重要的。這些運動要求學生能通過觀測空間大小、方位和距離,從而調整自己的動作,矯正錯誤的姿勢。在動作的速度、周期性動作的時距和到達終點的時間,從而調整動作的強度和速度。實踐證明,學生最初只形成粗略的表象,然后才經過對有細節的分析補充,而逐漸形成完整、準確的運動表象。
三、運動競賽的心理輔導
在學校體育過程中,應充分加強學生的群體活動,并配以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使他們通過體育鍛煉,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梢赃M行長跑訓練,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規定按照個人到達終點的先后次序得分,以同組成員得分之和計算團體成績。所以,每個學生都很注意他們的結果,力爭為集體爭光。鼓勵學生加強團結協作,相互支持和鼓勵,培養參與競爭意識、合作意識競賽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活動形式,它的特點是:參加者盡可能爭取到優異成績;他們的體力和心理都處于高度的緊張狀態,競賽的規模愈大,性質愈重要,這種緊張性就愈高;參加比賽的人的訓練程度和技術水平比較一致。競賽運動的這些特點不僅影響運動的效果,而且對學生心理也有復雜的影響。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積極因素,使學生產生良好影響。競賽的不同結局,會引起學生因勝而自滿,因敗而頹喪。有的學生在勝利和失敗的情況下都精神振奮并有繼續努力的愿望。學生競賽表現的這些情緒特點是受他們的意識傾向所刺激的。這種不同的情緒狀態在一定程度內制約著繼續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技能的提高。所以教學時要結合思想教育,在競賽中引導學生使之產生積極的情感。
綜上所述,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高中階段是一生的重要階段,心理素質是健康人格的一項重要指標。作為教育工作者,重視教學過程的心理輔導,既是責任,也是教育能力的體現,心理輔導的目的是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平衡心情,努力提升師生的幸福感。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參與我們組織的這些活動,世間最強大的莫過于心靈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努力,營造學生幸福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使每一位老師都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心理方面的工作上來,預防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經常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史雷春.談高三學生考前心理問題及輔導[J].教學與管理,2005(13)
[2]郭蓓.高三學生考前心理狀態及其對策建議[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8)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6】GHB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