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二胡教學中,強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對二胡教學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通過分析二胡教學與情感教學內容,對二胡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與培養策略展開探討,旨在為如何促進二胡教學有序開展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二胡教學;情感教學;情感因素;培養
中圖分類號:J63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238-02
二胡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它有著數百年的歷史,一個成功的二胡演奏家,一方面要具備嫻熟、高超的二胡演奏技巧,一方面要能夠把自身情感融入進演奏當中,使聽眾感受到演奏者的內心世界,使相互間產生共鳴,為聽眾帶來一場聽覺盛宴[1]。在二胡教學中,通過強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實現情感與音樂情緒的有機融合,為二胡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由此可見,對二胡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與培養策略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二胡教學與情感教學概述
(一)二胡教學。樂器教學起始于上世紀我國教育部門出臺音樂教學大綱后,這一轉變使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發生了一定轉變,顯著改善了音樂課堂教學成效。然而,在當前二胡教學中,教師較為關注對學生在二胡技巧方面的培養,而在其他相關教學方面未予以足夠重視,比如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因素等。情感教學可促進實際音樂教學的開展,其一方面可強化音樂教師教學情感吸引力,另一方面可挖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情感,通過將二胡教學與情感教學有效結合,可有效調動起學生音樂學習主觀能動性。在二胡教學實踐中,教師教學情感熏陶不可或缺,要想收獲可觀的教學成效,應當于豐富教學內容中引入必要的教學情感,以促進二胡教學有序開展。
(二)情感教學。將情感教學運用于二胡教學中大致可劃分成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情感教學即為教師經由運用情感對二胡音樂內容開展教學,此方面內容主要是為了確保二胡教學有序進行而形成的,依托在教學中融入教師與學生濃烈且充盈的音樂情感,在營造有利的教學氛圍的同時,更可使教師與學生獲取良好的培育訓練的環境,某種意義上可促進學生在教學課堂中對相關音樂知識及樂器運用技巧等的有效掌握。另一方面是就學生課后而言,教師為學生提供寬廣的發展空間,使教師將二胡教學視為情感教育的基礎前提,促進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以上兩方面內容對于學生而言,不僅能夠有利于學生二胡學習,還能夠改善學生情感因素。
二、二胡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與培養策略
二胡教學在時代發展新形勢下,要緊隨時代發展潮流,強化改革創新,在先進理念、成功發展經驗的支撐下逐步強化對學生音樂情感的培養。如何進一步促進二胡教學有序開展可以從以下相關策略著手:
(一)調動起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二胡知識、掌握二胡運用技巧等不可或缺的原動力,其可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信心,使學生樂意參與到二胡課堂學習活動中,還可強化學生對二胡音樂作品的認識,改善學生二胡學習成效。一直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均相對關注二胡理論知識、二胡運用技巧的教授,如此一來,不單單難以激發學生對二胡的學習熱情,還可能使學生對二胡產生厭學的負面心理。鑒于此,教師在二胡教學中,應當對提問時機進行科學把握,設置合理的問題,贏得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探究主觀能動性。問題提出應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諸如學生心理需求、認知能力等,并很好地引入二胡理論知識、二胡運用技巧,促進學生形成探究的積極性,進一步自主開展分析、研究,最終自主解決問題。
經由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抑或教師引導解決問題,學生會形成一種成就感,并產生愉悅的心理。該種情感因素培養可有效調動起學生對二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例如,《二泉映月》這首二胡作品,教學中,教師不應將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技巧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應當有效扮演引導角色,引導學生經由自身循序演奏,逐步領會《二泉映月》的技巧,強化對《二泉映月》相關學習知識的有效認識。學生經由自主探究獲取音樂知識,可于大腦中產生相關深刻的印象,此外,經由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可收獲成功的喜悅,產生愉悅的信息,對自身渴望成功的情感需求予以滿足,進一步調動起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二)強化對學生審美情感、表現意識的培養
審美情感是審美教育的一項基本特征,廣泛見于各式各樣審美活動中。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感,應當以豐富情感體驗為重要前提,培養學生對各種題材、風格、形式等音樂作品情感內容的體驗、認識及表現力。例如,《紅梅隨想曲》該首二胡作品的基本素材是基于歌劇《江姐》中歌曲《紅梅贊》的旋律,作品通過贊頌梅花精神,來表現江姐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又例如,在《蘭花花敘事曲》第三段出逃,此段依托“搖板”描繪了蘭花花出逃的情節,充分表現了顫音、快弓、揉弦等一系列弓法的快速轉換,柔弦的轉變,借由緊拉慢唱形式刻畫出蘭花花的藝術形象,彰顯了蘭花花虎口脫險、誠惶誠恐的心境,及蘭花花末尾的掙扎、呼喚。收尾又一次渲染了蘭花花的主體,于此期間二胡通過柔和徐緩的音色表現轉變的主題旋律,給聽者以無限遐想[2]。此類二胡作品特征各異,風格多樣,鑒于此,在二胡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強化學生對民族音樂作品的認識,可有效作用于對學生音樂審美情感、表現意識等的培養。
(三)強化示范演奏及教學中的情感投入
在二胡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強化示范演奏及教學中的情感投入,讓學生認識到擁有情感演奏就如同一個人擁有了靈魂,可促進心靈層面的往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音樂之美。在示范演奏、教學中投入濃厚情感,可增強教學感染力,促進學生無形中融入進音樂作品描繪意境中,強化對音樂作品的認識。
強化示范演奏及教學中的情感投入主要可表現于兩方面,一方面是,教師強化在二胡作品講解時的情感投入,因為每首二胡作品均蘊含著創作者的切身情感,所以教師在對二胡作品開展講解過程中,務必要事先對作品進行認真演奏,體會作品蘊含的情感,并于課堂講解中對作品蘊含情感進行呈現,使學生內心形成相同情感,強化學生對作品蘊含情感的體驗,使學生發自內心地通過作品演奏,抒發自身情感。另一方面是,教師強化在示范演奏時的情感投入,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在二胡教學的示范演奏過程中,應當抱有充沛的情感,從而促進學生音樂情感的有效培養。
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二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入相關播放工具對二胡作品進行播放,然而學生所受教師示范演奏的影響顯然要更大,教師示范演奏可于學生腦海里形成深刻印象,且教師示范演奏,學生就在現場。某種意義上而言,教師示范演奏可算得上是學生學習二胡的重要情感源泉,所以教師要強化在示范演奏時的情感投入,以此增強學生學習二胡時的情感體驗[3]。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二胡教學中,通過強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逐步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提升學生情感強度,實現情感與音樂情緒的有機融合,為二胡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鑒于此,相關人員務必要不斷鉆研、總結經驗,清楚認識二胡教學與情感教學的內涵,全面分析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調動起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強化對學生審美情感、表現意識的培養”、“強化示范演奏及教學中的情感投入”等,積極促進二胡教學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杜曉峰.論二胡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養[J].科技信息,2010,07(35):202-215.
[2]劉燕飛.論二胡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養[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4,13(09):224.
[3]馮穎.二胡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培養措施探析[J].教育,2016,20(12):231.
作者簡介:
馬賽賽(1976-),女,陜西西安人,漢族,本科,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講師,研究方向:二胡教學與演奏及音樂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