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兵
【內容摘要】多樣化學習情境將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促進學生主動構建知識。語文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體驗中學語文;創設問題化學習情境,發揮問題載體作用,讓學生在思考中學語文;創設情意交融的情境,讓學生在感悟中學語文;創設跨學科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遷移中學語文等。
【關鍵詞】多樣化 語文 學習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深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成為教師的普遍追求。這一轉變需要教師優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初中生正處于語文思維發展的關鍵期,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教師要抓住初中生形象思維活躍、感性認識突出等學習優勢,創設多樣化學習情境,促進學生多元化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構建知識轉變,讓語文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主動起來,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一、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語文
實踐表明,學生通過學習體驗的方式獲得的知識最深刻,也最能夠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語文教師要善于根據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增強學生語文學習體驗。這樣不僅有助于增強語文學習的感性認知,也有助于初中生調動生活積累,調動生活經驗,以積極的學習情感投入語文學習,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如果能夠貼近初中生生活,基于學生視角創設情境,將更有助于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柳葉兒》時,由于文本所寫內容具有很強的時代特點,初中生由于生活經驗的缺乏,以及時代距離感,是難以體會那個時代人們對于柳葉兒的特殊情感,自然就難以表達出真實的情感,影響學生語文學習情緒調動,也難以理解文本表達的主題情趣。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情境,利用多媒體或者影視視頻,介紹文本所寫的時代資料,再引導學生表演摘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情景,不僅能夠有效彌補初中生生活積累的不足,更能激發初中生參與語文學習體驗的興趣,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二、創設問題化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思考中學語文
初中生好奇心強,教師如果能夠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巧妙地創設問題化學習情境,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帶著思考、好奇心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問題引領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向語文更深處漫溯,感受語文藝術的感染力。
例如《棗核》這篇課文,本文在寫作上一個特色是設置懸念,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這一懸念,創設問題化學習情境: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棗核,為什么能夠激起作者萬千情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探尋圍繞“棗核”發生的故事吧。問題化情境激發了學生對這顆棗核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學生在問題的激發下一步步深入文本,清晰地把握本文的思路,求棗核——得棗核——話棗核,隨著棗核故事的解開,本文的主題也水到渠成地呈現出來,學生思考、體驗的過程中對寫法也有了深刻的體驗:文章利用一顆小小的棗核,卻將海外游子之心與吾鄉吾土緊緊連在一起,棗核雖小,但凝聚的情感卻是民族情,棗核在文中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三、創設情意交融的情境,讓學生在感悟中學語文
語文是一門藝術,因此語文的學習離不開感悟。初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感悟學習方式在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善于創設情意交融的學習情境,對學生進行情緒的感染,使學生情緒活躍起來,情感熱烈起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才會用心去感悟,去體驗。相反,如果教師不顧及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就不會主動參與課堂互動。這樣的語文課堂必然是枯燥、單調的,也是低效的。
教師如何創設情意交融的情境呢?體態語言、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等都是創設情意交融情境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學《美麗的西雙版納》這篇課文時,教師穿著傣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盛裝,跳著傣族人民的舞蹈,唱著《美麗的西雙版納》走向學生,情意交融的情境必然使學生情緒活躍起來,在歡快的舞蹈、歌曲,奇異的傣族服飾中感悟西雙版納的風情魅力。
四、創設跨學科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遷移中學語文
不同學科具有一定的相通之處,教師如果能夠挖掘不同學科之間的相通之處,創設跨學科學習情境,往往能夠在不同學科之間架構起橋梁,引導學生在融合中感受語文的魅力,促進不同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融合性、發展性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
例如教學《七律·長征》這首詩,在引導學生學習前,教師可以將之與音樂學科融合起來,通過配樂朗誦,建立起跨學科學習情境,使學生調動語文學習積累,感知詩歌濃濃的韻律感;教師也可以將之與美術學科融合起來,讓學生畫一畫詩歌中的幾個場景,從而創設跨學科學習情境,實現跨學科的知、情、意、能等多方位的遷移,在遷移中達到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目的,激發學生語文學習主體意識,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總之,多樣化學習情境創設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初中生從被動地學習語文向主動參與學習轉變。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初中語文教師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我們相信執著的探索必將使語文之光照亮每一位學生的心靈。
【參考文獻】
[1] 周建林. 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 新課程學習(中),2015(01):67.
[2] 孫迎春. 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J]. 新校園旬刊,2013(6):112-1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射陽湖鎮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