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雙德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理論;多媒體;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4—0024—01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必須不斷造福于人民,必須把希望寄托于青年人身上,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視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這是一個嚴肅的政治任務,關乎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本文具體談談在高中教育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課堂理論教育
在實踐中認識、發現、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永恒的使命和追求,要充分發揮政治課堂引領作用,科學地認識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前途,要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要熱情支持改革創新事業,不斷在實踐中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中國的未來會更好。
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昨天的中國人民在實踐中創造的財富價值,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智慧,我們這一代人一定要科學地規劃未來,制定與國情和時代相符的發展道路;要與時俱進地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改革,勇于分析自己、發展自己,把辯證法與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結合起來,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陳規,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及時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放手發動群眾,激發人民群眾工作熱情和主人翁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沒有過不了坎,也沒有做不成的事,人民必將把祖國裝扮得更加美好。
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引導和教育廣大青年學生。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立,實現中國夢就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走群眾路線,推動社會主義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大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青年學生要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珍惜時間、抓住機遇、擔負起歷史發展的重任,不斷提高素質能力,堅定理想信念,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在勞動中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為中國夢做出自己的卓越貢獻,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多媒體演示教育
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播放中國革命歷史等電視劇,全景展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程,使學生永遠銘記: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英法聯軍與北京條約、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八國聯軍與辛丑條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運動、兩彈一星、文化大革命、加入聯合國、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組織、2008年北京奧運會、神舟問天和航空母艦、中國共產黨與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等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從而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選擇”不是理論說教而是真實的故事。
三、多角度切入學生生活
舉辦專場報告會,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題材的征文大賽和文藝匯演系列活動;重要節日和節慶活動辦好專欄、墻報、板報和走廊文化;在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走訪慰問人民英雄,參觀革命遺址、博物館、新中國成就展和貧困地區。通過多角度多層次耳聞目睹和親身體驗,理解改革創新、發展進步、民主自由、團結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夢想的必要條件,要把理想信念化為自覺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起為祖國和民族學習的熱情斗志。
通過理論透析、直觀展示、實踐考察,立體式全方位考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革命性實踐性,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廣大青年學生,相信自己、珍惜時間、抓住機遇、擔負起歷史發展的重任;在學習中自覺處理好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不斷提高道德和文化素養,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深深植根于廣大青年學生中,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潮,正確看待當代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發展,在奮斗中實現中國夢想,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為此我們以實現中國夢為使命,培養學生排除干擾、堅忍不拔、攻堅克難、積極進取的意志,使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實現了人生的跨越發展,推動學校的科學發展,更好地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從而使中國夢在青年學生中發揚光大。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