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余
摘要 道路綠化具有補充氧氣、凈化空氣、調節局部氣候、減輕噪音、庇蔭和提供鳥獸棲息及取食場所等作用。錦州地區城鄉道路綠化選擇樹種時,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盡量選擇鄉土樹種。同時,也要根據道路的具體位置和立地條件,適地適樹,做好樹種選擇,避免重復栽植,造成經濟損失。
關鍵詞 道路綠化;作用;樹種選擇;遼寧錦州
中圖分類號 S73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4-0153-01
1 錦州市概況
1.1 地理位置
錦州市位于遼寧省西南部,轄區中心在東經121°07′37″、北緯41°05′43″。北依松嶺山脈,南臨渤海遼東灣,與葫蘆島、盤錦、朝陽、阜新構成“一小時經濟圈”。錦州下轄凌海市、北寧市、義縣、黑山4個縣市和古塔區、太河區、凌河區、經濟開發區4個區,全市總面積10 301 km2。
錦州市地貌結構為“三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海拔400 m的山區,向南逐漸降到海拔20 m的海濱平原。山脈連綿起伏,東北部有醫巫閭山山脈,西北部有松嶺山山脈,大凌河、小凌河、女兒河橫貫境內。
1.2 氣候特點
錦州市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的氣候特點為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日溫差比較大。春季溫和多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降水偏少(年降水量在5 567 mm左右);全年平均氣溫在7.8~9.0 ℃之間,自南向北降低;年均日照時數為2 372.5 h左右,無霜期為144~180 d,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1.8 ℃,極端最低氣溫為-31.3 ℃。春、秋2季多風,風力一般為2~3級,冬季盛行西北風,風力較強。
2 道路綠化的作用
2.1 補充氧氣,凈化空氣
行道樹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同時林木的葉面可以黏著及截留浮游塵,并能防止已沉積的污染物被風吹揚,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2.2 調節局部氣候
行道樹的樹冠可以阻截、反射及吸收太陽輻射,也會經由林木的蒸發作用而吸收熱氣,借此調節夏天的氣溫。 此外,林木蒸發的水分可提高相對濕度[1]。
2.3 減輕噪音,提供蔭涼
噪音是都市的公害之一,容易使人心理緊張、疲勞、影響睡眠,嚴重的甚至危及聽覺器官。行道樹可以阻止或減小噪音。此外,行道樹可以遮阻烈日輻射,行人得以免受日曬之苦。
2.4 為鳥獸提供棲息、取食場所
行道樹的寬廣枝葉、花蜜果實,為野生動物建造了生活空間,利于維持城市的生態平衡,豐富其生物多樣性。
3 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
3.1 以鄉土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
錦州地區城鄉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應該做到以鄉土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這樣既能突出錦州地區特色,又能使城鄉道路綠化效果豐富多彩。鄉土樹種適應本地區氣候、土壤條件,成活率高、生長旺盛、樹形美觀、抗逆性強,綠化效果好。就近選擇綠化苗木,也能節約綠化成本、見效較快。因此,鄉土樹種是最可靠的城鄉道路綠化樹種,如刺槐、國槐、白榆、油松、側柏、梓樹、銀中楊、歐美楊、暴馬丁香、垂柳、旱快柳、金葉榆等。為了使城鄉道路綠化效果變得豐富多彩,道路綠化僅限鄉土樹種,又顯得很單調。因此,應該選擇通過馴化,已經適應本地區環境的外來樹種,如銀杏、小葉黃楊、紫葉李、美國紅楓、金葉槭等,滿足城鄉道路綠化的不同功能要求,開闊人們的視野[2-3]。
3.2 選擇樹種時要適地適樹
3.2.1 地理位置的不同。因為錦州地區南北跨度比較大,氣候差異也很大,各縣、市在選擇城鄉道路綠化樹種時也略有不同。例如:黑山北部在選擇樹種時就不能選擇小葉黃楊,因為受寒冷空氣影響,這個區域栽植小葉黃楊容易發生凍害,影響綠化效果,造成經濟損失。而錦州南部的凌海市,屬海濱平原,氣候比較濕潤,可以選擇喜歡濕潤氣候的樹種,如白樺、山楊、銀杏等,背風向陽的地方還可以栽植合歡。
3.2.2 立地條件的差異。每條道路的延伸,都要經過多種地形和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城鄉公路綠化樹種時,一定要根據立地條件選擇不同的樹種。如:地勢平坦、溝谷地段的道路,因地下水位較高,可選擇速生、綠化效果快、成本較低的速生楊和銀中楊;道路如果經過山地,要選擇抗旱、耐瘠薄的樹種,如刺槐、油松、側柏、檜柏、白榆等。不同的坡向,也要選擇不同的樹種。如刺槐的抗寒性略差,最好選擇陽坡;油松抗寒、耐陰,可選擇陰坡[4]。
3.3 根據道路類型選擇樹種
道路通過城鎮或鄉村居民區時,綠化樹木地上地下受到各種限制,必須經常修剪,保證其與建筑物、輸電線、光纜等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樹體也會受到車輛的碰撞和行人損傷。因此,道路綠化時,一定要選擇耐修剪、耐踐踏的樹種。為了保持居民區環境整潔、不影響居民生活,要選擇不飛絮的樹種,例如銀中楊。為了減輕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要盡量選擇常綠樹種。道路經過居民區時,為了滿足居民的需求,也要適量栽植花色漂亮、花期長或彩葉樹種,以增加美感[5]。
路面寬闊的道路,綠化時要選擇樹干通直、冠幅較大的樹種,如國槐、銀中楊等。路面較窄或經過農田時,要選擇冠幅較小的樹種,如新疆楊。有隔離帶的道路,進行隔離帶綠化時,要選擇耐修剪的常綠樹種或落葉小灌木,如檜柏、側柏、金葉榆、小葉黃楊、紫葉小檗、水蠟、五角楓等。
如果山區道路是土路時,就要選擇抗煙塵的樹種,如刺槐、臭椿、皂角、五角楓等。如果道路經過工廠附近時,就要選擇吸收或是抗有害氣體的樹種,如紫丁香、暴馬丁香、檉柳、枸杞、紫穗槐、皂角、酸棗、旱快柳等。
道路經過單位、廠礦、學校門口時,或道路拐彎、岔口處等有盲區的地方,要栽植矮小的灌木。同時,栽植密度要小些,以增加透視率,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4 參考文獻
[1] 魏永強,溫向春,王林.淺談城鄉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J].防護林科技,2015(4):88.
[2] 李根,楊慶媛,何建,等.生態道路建設中綠化植物的功用及選擇配置[J].林業調查規劃,2015(4):88-92.
[3] 劉景元,秦飛.城市道路綠化研究綜述[J].園林科技,2013(2):14-17.
[4] 王艷,代保清.沈陽城市庭院及道路綠化木本植物的應用現狀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343-347.
[5] 辛紅兵.河西走廊園林綠化樹種選擇及綜合性能數量化評價[J].中國沙漠,2004(6):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