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瑞峰
摘要:語文這一學科不同于嚴謹的數學,它的思想是靈活的,它的內容是多彩的,它的文字是有感情的。在語文的實踐教學中,我們應該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主動去親近語文,感受語文帶給他們的樂趣,而不是傳統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
關鍵詞:激發興趣 鼓勵學習 合作學習 語文實踐
學習語文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而老師的教學方式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快速地引領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竅門,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的很精辟,在學習中我們一旦對某一學科充滿興趣,那么我們就會樂于研究它,學習它,攻克它,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很重要,如在學習《雷雨》這篇文章時,我會讓學生以話劇的形式把這篇文章生動演示出來,在準備話劇的過程中,學生會反復探索里面的人物關系與感情基調,在表演時他們就會進入文章所設定的情境中,這樣他們不但深刻掌握了文章主體的思想,而且也會逐漸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或者也可以定期帶著學生在課堂上玩成語接龍的游戲,在玩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成語知識和感受語文知識體系的龐大與多彩!當然,我們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文章很抽象,如果只是單純的從字面理解文章,那么課堂會相對有些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是如果我們能借助多媒體把文章以圖片或聲音的形式生動演示出來,那么學生就會對文章有個直觀的認識,對里面的感情色彩理解的更透徹!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在講課中穿插一些故事背景,如在講《觀滄海》這首詩歌時,可以給同學講曹操北征烏桓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曹操在寫這首詩歌時的背景和心境,從而深入領悟詩歌的感情色彩!
二、鼓勵學生,讓學生合作學習
在初中的語文學習中,有時我們在探討問題時意見不一,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所謂合作就是一個參與和互助的過程,在小組合作時每個學生都會參與其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任務就會更快的完成,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了解到聽取別人意見的重要性,逐漸學會傾聽別人,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感情也在合作中逐漸升溫,同學情誼更加深厚。可是,有時候很多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學生們并沒有真正的合作學習,只是在利用這個機會閑聊罷了,因此老師在合作學習前首先應該讓學生們意識到這個過程的重要性,鼓勵每個學生都要參與,讓他們意識到沒有優差生之分,每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都不可或缺,他們都應該積極表現自己,當進行合作學習時,老師就起到監督的作用了,多在教室轉動,觀察他們的討論,適時問一些學生的觀點,尤其是一些平時語文薄弱的學生,這樣老師不僅會了解到他們的學習情況,幫助他們,而且學生也會認識到老師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老師心中沒有所謂的“后進生”,老師在乎的是學生努力學習的態度,當談論結束老師需要驗收成果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努力變現自己,積極發表自己小組的合作成果,學生發表完看法,不論對錯,老師都應該表揚學生勇敢回答問題的行為,感謝學生積極配合自己,再對他的看法進行肯定或指導,這樣學生心中肯定備受鼓舞,對語文的學習更加認真,也樂于抓住機會展示自己,滿足自己的發表欲和表現欲!
三、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進行語文實踐
生活中離不開語文,我們口中說的話,紙上寫的字,耳邊聽的廣播,都跟語文息息相關,語文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并起著重要的作用,草坪旁豎立的“愛護花草樹木”的警示語,公交上廣播著的“給老幼病殘讓座”的提示語,教師墻上懸掛著的“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鼓舞語等等,這些都是語文在我們生活中存在的痕跡,老師應該把學生從課堂上帶入到生活中,在講課文《春》時,我們可以帶著學生去一次春游,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真正感受春天的美麗,從而領會文章作者朱自清的感情色彩,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這對以后學生做寫景閱讀也會有很大幫助,所謂的寫景抒情就是這個道理,好的景物代表作者美麗的心情以及對所寫景物的贊美與喜愛等,當然對做其它類型的閱讀也會有幫助,學生學會了把自己帶入到文章設定的情境中,以主人公的身份去領悟文章真正的思想。當然,我們也可以組織一些書法比賽,演講比賽,鍛煉學生的寫字能力和說話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初中語文在初中學習中是一個重要的學科,學生應該學好語文,老師應該教好語文,在語文的教學中老師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穩固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可或缺。我相信,只要我們把握住這些方法,學生們學習語文便不再是以往的費力不討好的事了!
參考文獻:
[1]陳宇.初中小班模式下的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肖建新.將生活融入語文課堂教學.語文學習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