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深化與改革,素質教育已經滲透到了教學中的方方面面,現在的學校已經不再是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而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成績與健康的全面發展。而音樂課堂是小學生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過程之一。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教學成績,是我們必須應當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從當今的情況來看,新課程的改革工作已經落實到了各個地區的實際教學當中,同時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也在呼之欲出,給傳統的教學方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所以要想有效地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革,就必須對傳統教學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一、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不足
1.教學資源的落后
在我國許多地區由于受到經濟、環境等的影響,造成了嚴重的教育落后的現象。大部分的學校也不注重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從而對音樂教學的投入力度也遠遠不夠,更不要說用來輔助教學的樂器和教室了。而小分部的學校雖然對音樂有所認識,但也不是足夠的投入,所以音樂教學方面還是非常的落后。
2.教師的投資力量不夠
對于目前我國很多地區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數量是非常短缺的,很多音樂教師都渴望到更加優秀,更加廣闊的城市去發展。所以,造成了小學音樂教師嚴重短缺的現象,甚至有很多別的任課老師代替上課的現象,由于代課教師并沒有收到過嚴格的訓練,所以其的音樂質量也非常低下。
3.教學方法單一傳統
在小學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音樂教師都是采用以講的教學方法,也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將課本知識講解給學生,學生只需要在聽就可以。所以這個傳授的過程中非常的缺乏互動性,也將本應該需要活躍的課堂變得死氣成成。如果這樣長時間的反復下去,那么只會讓學生對學習音樂造成厭惡感,從而討厭音樂,討厭學習。
二、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
要想真正地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愛上音樂并對音樂有興趣,那么教師就必須做出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要充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從而點燃學生對音樂的樂趣。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這句話就是說,要想有效地對學生情感進行觸發,那么就必須從情境方面來入手。其實,在音樂教學當中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對學生產生一個吸引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實踐當中入,全面地抒發出他們的情感體驗,最終進一步地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創設各種各樣美好的教學情境,這樣很容易觸及和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激發出他們的情緒想象,使學生創造的同時可以得到了其思想上的教育,從而這也就體現出了音樂具有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1.有效性地組織教學活動
在小學音樂學習過程中組織教學的方式過程中,要注意各階段的學生存在的心理、生理等不同的特點。處于低段的學生應當多用引導、鼓勵等的方式來促使其學習;而處于中段的學生則應多采用啟發、積極思考的方式來進行疏導。與此同時,教師在組織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每個人的自身條件和特點,做到揚長避短,這樣才能積極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從而愛上音樂這門課程。
2.利用教師的個人魅力
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夠利用自己個人的魅力真正的吸引學生,來提高課堂學生的注意力。如何來提高教師自身的魅力呢?我們可以在上課時用清晰洪亮的聲音為學生進行講解,能夠充分的抓住學生的耳朵,讓學生可以專心的聽老師講的內容。還有通過通俗的、和藹的聲音,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平易近人,這會讓學生更愿意和老師相處,也更愿意信任老師。因為我們會發現,如果一個學生討厭某一門課程的老師,他的這門學科的課程成績將受到影響。還有就是老師要有廣泛的知識,這樣就能在講課的時候不斷的說出一些讓學生好奇的知識,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而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的學生接觸到了很多課外的知識,如果能夠將它們這些所學的課外知識和我們的課堂知識聯系起來,做到融會貫通,就能夠讓學生們學習更靈活,更容易理解書本上比較死板的知識,學生們能夠聽得懂,自然就會有興趣,也就會集中注意力。
3.做好課堂的結尾
我們知道,無論是一出戲還是一部電影,必定會有一個十分精彩的結尾,同樣教師講課也要在課堂的結尾,將一堂課進行一個生動的總結,這將在學生學習了一整堂課知識之后,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能夠讓學生不僅理解了課堂的知識,也能夠記住課堂知識的精髓所在。而且在結尾的時候,可以對下一節課的講解進行鋪墊,這樣不僅能夠承接本節課的知識,也能對下一節課要講解的知識行一個啟發。在這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潑,能夠讓學生產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夠在熱鬧中其中學生的注意力。
4.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人們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更加關注,這一特點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更加突出。針對孩子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游戲不僅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也能調動孩子的思維。音樂知識本身就比較有趣,所以能夠十分輕易的增加一些有趣的小游戲。但是,對于單調的音樂知識來說,孩子們可能就不會那么容易接受。所以,要通過一些形象生動的知識游戲,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音樂知識。在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能夠讓學生覺得音樂的樂趣,激發他們的興趣而不是對音樂產生厭惡。
傳統教育的方式是那種教條式的灌輸,這對孩子的學習興趣是一種十分大的壓抑,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孩子思維方式的特點就是形象記憶,能夠通過真實可見的、生動的實物將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真實可觸的知識會讓孩子們更加愿意學習。所以,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進行教學最根本的、最有效的方式。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通過游戲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孩子能夠主動地去學習,這才能讓孩子真正地學到知識。
5.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因材施教是幾千年前孔夫子提出來的,因為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東西,而傳統教育的千篇一律和填鴨式教學方式,無法真正關注孩子的個性差異。所以,我們要重視孩子個性差異,因為他們的個性差異決定他們的學習方式。這種個性差異并不是只有壞處,個人差異能夠讓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能力范圍之上進行學習,這是一種教學資源而不是教學問題。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因材施教,真正地利用這些個性的差異,社會對課堂的教學起到關鍵的作用。
音樂教學某種程度上不同于我們其他文化課程的教學,他能夠通過真實可以聽得到的歌曲,來進行知識的展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感受,這都是一種教學資源,能夠讓教學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能夠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的進行。
總之,我們現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是讓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他們對音樂課程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地、積極地、愉快地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顧愛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新模式[J].現代教育科學,2009,(05).
[2]高元柱.如何提高課堂實效性[J].科學教育,2009,(04).
[3]蔡萱紅.優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海峽科學,2009,(04).
[4]王吉光.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J].科學教育,2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