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旺生
【關鍵詞】 語文教學;微課;不足;設計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5—0043—01
隨著我國經濟日趨發達,人們日常生活中“微”現象的出現越加頻繁,比如,微信、微博等等,這些現象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微課的出現賦予了小學語文教學一種新的形式,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越來越頻繁。但是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怎樣彌補這些不足,讓微課能夠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這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一直關注的問題。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出現的問題提出有效建議。
一、微課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經過調查發現,我國百分之八十的小學語文教師對微課感到陌生,大部分教師只是了解其表面含義,無法將微課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很少有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會使用到微課資源,而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視頻教學就是微課,使微課教學流于形式。只在課堂上播放幾個視頻,根本上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沒實質的改變。即使教師對學生進行微課教學后,課后的練習也不夠充分。總的來說,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并沒有充分體現教學的高效性。從整體上來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微課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幾點不足:
第一,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沒有對微課引起重視,大多數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微課的應用頻率很低,即使運用微課教學,也是簡單的視頻教學。第二,大部分教師不理解微課真正的含義,將視頻教學和“微課”劃等號,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并沒有得到提高。第三,微課不僅出現在課堂上,還應將其使用在課堂之外。第四,教師應該轉變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接納新型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設計出優秀的微課教學資源,還可以借助微課提高教學效率。
二、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方法
要想設計出優秀的教學資源,首先要明白微課的對象是誰。小學生年齡較小,社會經驗不足,但是活力很強,思維活躍,具有較強好奇心,對于新事物的接納速度快。然而,小學生的這些性格優勢大部分是無意識的,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為他們準備具有吸引力的教學資料,便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特點是短小精悍,簡潔迅速,能夠將知識點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這樣的特點正好貼合了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時,應該將這些因素考慮進來,使教學素材貼近小學生的興趣,激發小學生學習的動力,以此來進行微課設計。
1. 要對教學目標進行了解。教師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學目標。當前,新課標對于小學教學的要求是“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或者習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這五點,小學的語文教學不但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讓他們掌握必備的能力,要讓學生能夠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融合掌握。
2. 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首先要對教材進行分析,將教材中知識點進行分組,每一類知識點都有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對這些內容充分掌握,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
3. 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要充分掌握,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接受并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
4. 微課內容的挑選。這是微課設計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首先教師要明白教學中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將他們引入到微課之中。同時微課的內容要注重趣味性,目的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隨著信息技術日趨發達,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微課的出現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它便捷迅速的特點,大大地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在當前教學中,微課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通過對微課在當前教學環境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首先,微課具有新穎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其次,教師的重要性沒有被削弱,教師利用微課進行教學,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和設計的作用。最后,微課是我國教育創新的一種新形式,對于語文教育的發展和完善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