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建芳
[摘 要] 土地流轉要達到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土地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的配置,并使其效益取得最大化。這一措施對農民的增收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應用文獻研究與實地調研的方式,應用實地的調查資料與數據,對土地流轉的現實情況進行探討分析,并依據利益相關者的理論,提出土地流轉的措施。
[關鍵詞] 土地流轉 現狀與對策 利益相關者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021-01
土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資源,不但對廣大農民的基本生活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還對農業的現代化與國家經濟的發展產生很重要的作用,在國民生活中的作用更是關鍵的。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升高,帶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當前我國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度的邊際效用不斷下降,甚至出現了以經營土地為主要的收入來源的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現象,所以,怎樣使土地流轉更加適合我國的國情,更加能促進我國土地的合理配置,是我們要深入探討的問題。本文對土地流轉的現實情況進行探討分析,并依據利益相關者的理論,提出土地流轉的措施。
1 影響土地流轉的主要原因
1.1 土地流轉是有很好的前途的,但進程比較緩慢
土地流轉是當前農村土地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是肯定要經歷的發展途徑。我國現在實施的一家一戶、自主經營的傳統模式,會嚴重地影響著大型農業機械的正常作業,不但使得生產成本不斷增加,還會對其先進性能的正常發揮進行限制,影響了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土地經營必要的發展趨勢就是走規模化、區域化、機械化道路。當前我國實行的大規模的土地流轉時機還不是很好的時機,不能要求一蹴而就,要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還要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之下[1],一起對我國的土地流轉的新模式進行探討,并且要學習外國先進的理念,取長補短,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改革方案,促進土地流轉的順利開展。
1.2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佳
首先政府的優惠政策還不是太完善,特別是對發展設施農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二是資金的幫扶力度不夠。只是在當年實現規模以上的土地流轉形式,對于那些簽訂5年以上承包合同的家庭農場或者是合作社,補貼的力度很小,對于土地承包主體沒有很高的誘惑力。
1.3 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力度還不夠
目前已經建立了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多個,但是在2012年注冊登記的數量只有20幾戶,而且大多數都是種植類專業合作社,規章制度還是不太健全的,還有一部分合作社沒有進行正常的運作,不能有利地發揮出專業合作社的職能。
1.4 土地流轉的后顧之憂[2]
土地對于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農民靠著土地生存,有一些農民對土地的情感很深這是能夠理解的。對于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文化水平比較低的農民來說,他們的擔憂是在土地流轉之后自己沒有其他的生存技能,沒有經濟來源,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凡青壯年或者是有一技之長的中老年人,絕大多數還是同意進行土地流轉的,只要承包費合理就可以。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人保持中立的態度,他們會外出打工,把土地交給妻子或者是家人來打理,等到農忙的時候再回家來忙活幾天,覺得這樣的生活狀態也是很好的。
1.5 土地流轉制度還需要不斷完善
土地流轉雖然有許多的優勢,對于我國的發展是有比較重要的作用的,但是我國的實際情況卻是:絕大地區的農村的土地流轉市場才剛剛成立,距離我們所期望的還有一定的距離,各種制度還不夠完善,特別是在農村中農戶之間的土地流轉形式只是口頭協商,根本沒有書面的合同。還有一些協商的條款明顯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這就需要對土地流轉制度不斷進行完善。
2 促進土地流轉的方法
2.1 要不斷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
首先要不斷加大宣傳的力度,加強政府引導的力度,通過開展實地參觀、借鑒經驗等方式使廣大農民的意識不斷增強[3]。其次,要實施政府搭橋、招商引資的方式,政府要鼓勵實力雄厚的企業到農村去投資,制定相應的政府幫扶政策與優惠政策,不斷加快土地流轉的進程,切實保障農民的利益。三是實行政策傾斜。我們要向經營實體、家庭農場等承包大戶進行傾斜,這樣能夠為土地流轉提供充足的動力,不斷加快土地流轉的進程。
2.2 對土地流轉機制不斷進行完善
(1)要建立縣、鄉兩級土地流轉協調小組。首先要制定出適合本地土地流轉的合同正式范本,不僅要不違反國家的相關政策,還要切實維護雙方的利益。二是要較好地協調關系,促進土地流轉的進程[4]。(2)土地承包合同公證制度要不斷進行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確保雙方的合法權益不受到損害。(3)要對農業保險制度不斷建立健全,鼓勵每個經營實體都要積極參與,使得農業經營風險不斷降低,使得農業綜合經濟效益不斷提升。
2.3 要切實做好土地流轉的善后工作
(1)要重視農村中的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等等,政府要加強關注的力度,加大幫扶的力度,為這些特殊的群體營造安全、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2)要對農村勞動力尤其是留守人員加強技能培訓的力度,使他們都能掌握一項可以生存的勞動技術,使他們都能老有所長、老有所用,不斷提升農民的創業能力,堅定就業的信心。
總之,土地流轉是實現農村土地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措施,也是必經之路,因此,我們要對當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刻地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對問題進行解決,不斷推進農村土地工作,為老百姓造福,促進我國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韋.淺析杭埠鎮農村土地流轉現狀與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3,(13):18-19.
[2]王蘇敏,于紅梅.農村土地流轉現狀與對策研究[J].民族論壇,2015,89(22):61-63.
[3]張元俊.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及對策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5,90(11):81-83.
[4]陳光燕,劉萍.犍為縣清溪鎮土地流轉現狀與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2,88(12):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