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云
摘要:在21世紀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也進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發展時期,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而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則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追求的主要目標。實現有效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具體的淺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有效性教學的基本特征
課堂教學中有效性策略的實施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對教學的一種追求,屬于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有學者將有效教學基本準則歸屬為:理解學習者、理解學習過程、創設支持性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建立有益的學習伙伴關系、密切聯系社會和文化情境五面顯著的基本特征。有效性教學的正常實施是需通過來確定具體的標尺來對教學加以規范化監督的,其指標內容包含各個方面。一些學者認為,有效性教學標準需要從以下幾種角度加以界定:師生共同參與創造性活動來促進學習、利用課程發展學習者語言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顯著的提升、背景化學習一將學生與教學的真實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從而創造出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挑戰性活動、教學生復雜的思維技能,通過思維挑戰發展廣大學生們的認知能力,通過教學對話的方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同時針對有效性教學進行客觀性的評價,并且需創建評價性指導理論,制定標準的評價系統,堅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與結果完全統一的基本評價準則,通過進行定性定量化的分析,堅持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思想。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具體實施
(一)在課堂導入階段,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擁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想做到每一位學生的樂學與好學,則一定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不再應用接受式學習方式。首先教師要善于創造充滿趣味的課堂教學氣氛,在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氛圍時可以借助游戲的方法,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做游戲,游戲對他們具有非常高的吸引力,他們做游戲的過程就是學習和認知過程;其次教師要善于應用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出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行為,教師就要對其積極引導不但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些行為對學習的影響;再次教師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利用合作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合作探究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后在學習活動中教師不但要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的研究行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活動。
(二)創建平等的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師生間的交流與對話,對話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應該是基于平等和輕松狀態下的一種對話,主要包括下面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行為和個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第二教師在思想上要認識到與學生是平等的,對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是真誠的,為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如學習《稱贊》一課時,教師可以創造平等快樂的課堂學習氣氛,讓不同學生分別扮演小刺猬和小獾進行課本上的對話,讓學生親身感受課文中兩個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學生在平等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教師與自己是平等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評價方法多元化
對學生開展教學評價時要以學生發展為主,選擇應用恰當的評價方法,對學生要有激勵作用。改變傳統評價方式不再單一運用試卷評價的方法,依據不同的測試需要應用不同的測試方法,如作文和簡答測試題可以促進學生多元化智力成長,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允許一個問題存在多種答案可以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和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因此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單單依靠測驗要綜合應用多種手段進行評價,如將平時成績設計為成長記錄同時結合期中期末測試成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四)優化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在創建有效課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實現教學設計的創新則一定會帶來嶄新的課堂。教學設計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力求做到師生問的“平等互助、積極互動、共同提高”,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理解新課程標準表現綜合性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應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全面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與各科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善于創造教學情境再現教學內容;利用新型教學方法,可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習內容不再包括教師的講解和課本知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達到有效性學習。如在學習《小馬過河》一課時,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就體現了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程導入時應用了手工課件,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在課堂教學中讓不同學生分別扮演老牛、松鼠和老馬、小馬,依據課文內容進行對話。
(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有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入門時期,假如在這個階段學生不能形成對學習活動的熱情,那么在他們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就會喪失學習興趣,由于這個原因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就要千方百計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來。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熱情,那么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就要鼓勵小學生參加一些趣味性知識競賽或語文知識比賽。如組織學生進行生字教學比賽,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將比賽內容向每個組的學生講明,然后進行比賽看哪個組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記住的生字最多,也可以比賽準確率,再有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在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或小組進行獎勵,利用這種教學手段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之,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有效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很大影響。在教學中教師的行為是關鍵,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充分的自我認識,從教學準備到教學過程的實施再到教學反思階段都應努力提高自己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真正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達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