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堅梅
摘要:上世紀末,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視覺傳播的立體化、動態化逐漸成為了主流,這種針對傳統形態上平面化、靜態化的改變,開啟了具有多媒體共存、三維立體視角、虛擬信息形象的傳播替代傳統印刷設計產品的新媒體時代,媒體語匯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新媒體一詞成為了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門話題,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
關鍵詞:新媒體 定義 發展現狀 主要特征
20世紀末,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多媒體廣告短片、數碼網絡設計、數字電影電視等對傳統的視覺傳播形式形成了不斷的挑戰,隨著網絡、移動和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這類新興媒體傳播形式也在不斷地充實著傳統的形式。與此同時,視覺傳播的立體化、動態化逐漸成為了主流,這種針對傳統形態上平面化、靜態化的改變,開啟了具有多媒體共存、三維立體視角、虛擬信息形象的傳播替代傳統印刷設計產品的新媒體時代。媒體語匯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新媒體一詞成為了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門話題,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
新媒體的形式即信息傳播者利用網絡等多種渠道向用戶、受眾提供信息及收回反饋的一種綜合立體的傳播方式,而在新媒體形式出現后的數十年內,新媒體又經歷了數個發展階段。現代媒體的發展通常被認為歷經了精英媒體、大眾媒體和個人媒體這三個階段,從社會發展的需求來說,這三個階段分別代表著傳播行業順應時代需求而發展的農業、工業和信息時代。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已經從邊緣走向主流。以博客和微博為代表,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的盛行標志著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即代表每一個新媒體用戶都可以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以及資料從平臺上下載或是上傳,以供他人下載、觀看甚至反饋,最為大眾所熟悉的即是博客、微信朋友圈、人人等國內常用的社交軟件以及Facebook(臉書)、instagram等境外社交軟件。
在媒體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新媒體的定義往往伴隨著媒體的發生和發展不斷變化著。例如,廣播對于報紙來說是將靜態轉變為動態的新媒體,電視相對廣播來說是將平面轉化為立體的新媒體,網絡相對于電視又是將實體轉化為虛擬的新媒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媒體形態在隨著時代的更新而更新,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去關注的是繼數字媒體之后的新興媒體形態。
若要鑒別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以及確立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方向,則需要確定新媒體時代視覺傳播的主要特征。新媒體時代從誕生到現在發展數十年,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新媒體強調的是影音文字與信息的整合。例如我們正在網上閱讀一篇文章,此時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的關聯鏈接到其他相關的文章和視頻以及網站去;有的字詞、術語在閱讀時不明白的,可以將其選中,字典詞庫會查詢并告訴我們它的意思,甚至演示一段動畫或音樂供我們觀看、收聽。然而這都只不過是新媒體發展的初級階段,伴隨科技的進步和持續發展,人們將會獲得來自聽覺和嗅覺、視覺和觸覺等多方位的感官享受與體驗,并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使得新媒體所帶來的信息來源更立體、更多元。
其次,作為其獨特的魅力所在,新媒體高度的互動性,也是使得它能夠走進大眾中的重要因素。以國內一檔頗有影響的綜藝節目為例,浙江衛視《我是歌手》在近年來得到了全國各地觀眾的廣泛支持,可以說開創了中國電視嶄新的節目形態,翻開了大眾文化新篇章。從目前各方的反饋來看,這檔節目的創意和商業運作非常成功。《我是歌手》的魅力不但在于其選擇的歌手以及燈光舞美音響效果的優秀,更在于其互動性,讓每一個觀眾都能置身其中,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參與能幫助自己喜歡的選手奪得桂冠,一些幸運的觀眾還能獲得節目錄制現場的“門票”,從而親臨現場觀看。時下悄然興起的全球互動電視,只需動動手指操作下遙控就能與節目甚至是與電視臺進行互動,互動賦予電視的是從傳播理念到產業模式的全面提升和變革,而不僅僅只是一個技術的概念。除了互動性之外,新媒體時代視覺傳播還具有以下特征,使得其在當今社會大行其道。
其一,迎合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21世紀的今天,人們的休閑時間越發呈現出碎片化傾向,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每一天就如同裝滿了石塊的玻璃瓶,其中還有很多的細小的空隙可供填滿,新媒體正是迎合了這種碎片形態的需求。如在等車時、地鐵上、排隊時、購物時、電梯上、理發時,若面前能有一塊LED屏幕,播放店家的宣傳視頻或是節目,往往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起到對觀眾的潛移默化作用。
其二,滿足即時互動、娛樂溝通、信息表達的需要。在傳播的訴求方面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第三代媒體逐漸走向了個性表達與交流階段。對于網絡電視和手機電視而言,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如今在互聯網上發布消息早已不再是互聯網信息公司或是報社、電視臺和廣播的專利,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社交軟件隨時隨地輕松地接收和發布消息。如人人、微博等電腦上的軟件或是微信朋友圈、陌陌等在移動手機上的APP社交軟件,都可以讓人隨時隨地地輕松互動,手指一動就可以發送自己想要讓別人收到的信息,也可以看到別人所發出的信息,并給予回復和反饋。
其三,增強公眾對新媒體使用的目的性以及選擇的主動性。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新媒體介質來自由選擇想要接收的信息類型,以及使用特定的方式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轉發”到同樣對該內容感興趣的“圈子”里去。很多新的傳播媒介都具有篩選功能,使用者在使用新媒體發布及接收信息時能夠看到符合他們愛好的信息,并能夠在這個相同興趣的“圈子”中認識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分享興趣,使得大眾使用新媒體的目的性和選擇主動性更強。現在大量的網絡視頻播放網站新增的“彈幕”功能,拉攏都喜愛某部影視劇或是電影的觀眾來發表意見,通過相互交流起到增加人氣和競爭力的作用。
其四,更具個性化的內容選擇與媒體使用,產生了更加細分化的市場。如理發店里的LED就主要播放該理發店的咨詢,以及該店內提供的一些服務等詳細內容,而餐廳里的LED也可以起到類似的功能,提供分店的地址、菜品的價格、特色菜的推薦等環節,以吸引消費者以及指引消費者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菜品。超市里的屏幕就可能呈現商品的廣告以及使用者的評價、商家的促銷等信息。
新媒體時代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著,相信終有一天,它將會朝著更加立體、多元化和虛擬的方向發展,最終成為廣大觀眾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和生活信息來源,成為更加符合大眾心目中新媒體形象的傳播平臺引導者。
(作者單位:杭州電視臺)
欄目責編:陳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