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明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甘肅 張掖 734400)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謝宗明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甘肅 張掖 734400)
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教師要切實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積極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程;課堂教學;教師角色
在新課程的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要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積極適應新理念、新形式下的教學要求,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1.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獲取新知時所表現出的功能特性,即學生對認知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是指學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獨立的見解;主動,是指學生要有積極的心態和主動精神;創造,是指學生要有創新意識、創新品格和創新能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真正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這就學生教師要充分尊重、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學生的自主和創新,也就無法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學生獲取新知的模式和方法越來越多,接受的信息越來越豐富,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平等參與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當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例如在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教學中,教師從組成三角形的元素入手,組織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通過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比一比等多種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邊角邊”、“角邊角”、“邊邊邊”、“角角邊”判定方法.
3.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學生成功學習的引路人
每一個數學教學活動,教師要深刻領會教學活動的目的意義,精心設計問題背景、創設輕松愉快學習氛圍,善于運用教材的興趣教學因素、利用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做學生成功學習的引路人.例如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有趣的數學閱讀內容,如“勾股世界”、“黃金分割”、“無理數的發現”、“楊輝三角”、“測量地球的周長”、“藝術品中的軸對稱”等,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生動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數學的作用和魅力,感知數學的精髓和奧妙,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化概念、理解規律,而且了解到數學的發展和演變以及對人類社會做出的重大貢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動力,引導學生不斷地走向成功.
4.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能力和創新的培養
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下,數學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深化,能力與創新是數學學習活動的追求和歸宿.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創新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精神.例如在北師大版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一題多解,要讓學生切實領會各種解法的特點,并針對具體的方程選擇合理簡便的方法.
5.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建立科學的學習評價體系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堂應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可以說“發展觀”是數學教育理念的精髓之所在.科學合理的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例如,對于優等生而言需要更多啟發,引導他們超超越課本知識,開闊視野,激發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對于中等生而言則需要誠摯地欣賞,要用豐富、生動的語言激發其熱情和潛能;對于學困生而言要真誠地鼓勵,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想辦法激發他們體驗進步和成功的愉悅,保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合理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要促進學生個性與潛能的長久發展.
[1]楊益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變[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4,22:26+16.
[2]戴金鳳.淺談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形象[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4:126.
G632
A
1008-0333(2017)23-0046-01
2017-06-01
謝宗明,男,漢族,甘肅張掖人,高級教師,本科,從事中學數學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楊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