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志霞
【關鍵詞】 初高中英語;銜接;學習習慣;指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4—0070—01
在高一英語教學中,筆者發現了一個普遍現象:剛入校的新生信心十足、學習興趣濃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感覺高中課程并不像初中那樣簡單易學,很多學生的成績較之初中出現了嚴重的滑坡現象。因此,初高中的銜接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題。
經過深入調查了解,筆者認識到,初中和高中英語教學有以下不同點:
第一,詞匯量和知識點要求不同。初中英語需要掌握1500字左右的單詞,簡單的句子,簡短的對話練習、聽力練習以及少量的語法。高中的英語單詞量大、短語多、句型相對復雜、文章涉及內容廣泛、語法點和知識點繁多,而且知識的鏈接上存在斷層。
第二,學生語法基礎薄弱。大多數學生搞不清楚句子的基本結構,對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和主謂賓定狀補這些成分感到生疏。
第三,課堂上使用英語教學難度大。高中英語單詞音節長而難讀,句型相對復雜。同時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說英語的頻率相對要高,甚至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全部使用英語。好多學生的語音、聽力水平差,因而導致這些學生聽課力不存心,學習興趣也隨之銳減,進而嚴重影響上課的質量。
第四,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缺失。大多數學生傾向于“教師講解——學生聽、說,教師提問——學生作答”的接受式教學,學習方法陳舊, 缺乏主動找尋問題答案的意識和能力。
那么,應如何正確處理初高中銜接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和應用英語交際能力呢?筆者認為在完成初高中英語銜接工作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力爭一周抽出時間做三次聽力訓練。在訓練聽力時,可以采取聽前、聽時和聽后三個步驟:聽前先介紹有關詞匯、語法、話題等方面的背景知識并提出聽的任務,讓學生明確聽的目的。聽時可以采用個人獨立做題或小組討論等形式,錄音反復放兩到三遍,必要時叫學生復述所聽到的內容。
2. 在單詞讀音和拼寫方面,根據音標和讀音規則認讀和拼寫單詞,提高復習舊詞帶動學習新詞的自學能力。
3. 引導學生通過多閱讀來記憶鞏固初中詞匯,不斷擴大高中的詞匯量,正確理解和靈活使用詞匯。
4. 在基礎語法方面:分別對①簡單句的五種基本類型;②動詞不定式;③被動語態;④狀語從句和賓語從句;⑤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⑥常用的八種時態等,做到既系統地歸納整理,又集中地復習運用。
5. 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①培養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
預習不僅能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而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但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對于如何預習,預習什么以及預習到什么程度還不太清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詳細安排預習任務,并且做到有布置有檢查,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的“學”由被動轉化為主動,讓學生從“學會”轉變為“會學”。養成為達到某種預定的目標而主動學習的習慣。
②培養學生善于歸納總結的學習習慣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歸納總結是將知識系統化的最好辦法,它能夠有效地避免遺忘,加強記憶和理解。在高一起始階段,教師可首先要求學生做課堂筆記,識記知識點和詞的用法,以及各種語法項目。在學完一個單元之后,采用聽寫或提問的方式總結每一個單元中所學的重要單詞、固定詞組、句型、交際用語等。此外,教師還要督促學生在課后建立自己的糾錯題庫、詞匯手冊,并經常翻閱,隨時補記,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
③突出教師指導作用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把握好學生的思想以外,還要努力研究新教材的結構,尋找初高中英語教材知識的銜接點。如,中英合編的初高中英語教材,都是以話題為中心(每單元一個話題),課文閱讀內容都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同初三的閱讀部分相比較,高一的閱讀材料雖內容廣泛,但也多為熱點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內容重現率高,這些都為中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并指導學生朗讀、預習、記筆記、寫日記、閱讀課外書報、整理錯題和使用工具書的方法等。學生新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高中的學習。
總之,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工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不但要走近學生,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積極引導學生把時間和精力放到英語學習上來,而且還要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