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宋蘭蘭
【關鍵詞】 數學教學;問題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118—01
數學教學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心智活動。數學家哈爾莫斯指出:“只有問題才是數學的心臟。”因此,優化問題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思維效率的關鍵。筆者認為,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創設優美的問題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心智活動的積極性。
一、創設懸念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懸念設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具體而定。如把懸念設置在課始,使學生一上課,就有急于學習知識的需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懸念設置在課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學生感到余味無窮,從而激發起繼續學習和思考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筆者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喜歡過生日嗎?”學生們都高興地回答:“喜歡!”接著又提問了幾個學生:“你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學生依次回答后,筆者說:“同學們,一般一個人有幾歲,就會過幾個生日。可是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學生們聽了,個個情緒高漲,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這時,筆者抓住學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時地導入了新課,學生的學習熱情馬上高漲。
二、創設矛盾情境,引發學生探究學習
矛盾和困難是最好的教具。矛盾的魅力就在于把人吸引住,既讓你樂在其中,又使你焦慮不安,卻又欲罷不能,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孔子曰:“疑慮,思之始,學之始。”有矛盾才能使學生產生認知需要和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地探索問題。
如,教學應用題:紅紅、明明、亮亮、娟娟經常為學校做好事。星期天,校長發現大操場被打掃得干干凈凈,找來他們4人詢問。紅紅說:“打掃操場的在明明、亮亮、娟娟之中。”明明說:“我沒打掃操場,是亮亮打掃的。”亮亮說:“在明明和紅紅中間有一人是打掃操場的。”娟娟說:“明明說的是事實。”經過調查,證實4個人中有兩個人說的是真話,另外兩個人說的是假話。這4個人中只有一人打掃操場,你知道是誰打掃的嗎?此問題的突破口,在于選擇“矛”和“盾”,即非此即彼的“個體”。然后,以此為假設進行推理,就能很好地解決此“矛”與彼“盾”的問題。所以,很顯然地選取明明的話作為推理的出發點。若明明講的話是真話,則大操場是亮亮打掃的,那么紅紅講的就是真話。由此得出亮亮和娟娟講的都是假話,而這與娟娟所說的“明明說的是事實”相矛盾是假話,故明明說的應是假話。因此,操場應是明明打掃的,由此推出,紅紅講的是真話,亮亮講的是真話,而娟娟講的是假話。
三、創設趣味情境,引導學生樂于學習
1. 精選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從心理學角度看小學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具體的感性經驗支持,因為貼近生活實際,既有利于學生了解知識,也使學生興趣盎然。例如,在一個農場里,雞和兔共22只,它們的腳共有58只,雞和兔各有幾只?對這類問題的解決應引導學生采用多種策略:a.可引導學生猜測雞、兔的只數,學生經過幾個回合的猜測之后,找到了正確答案,教師再讓學生回憶猜測的過程,從中獲得一些有益于解決問題的經驗;b.可引導學生借助表格將“1只雞,21只兔”一直試到“21只雞,1只兔”的所有情形下腳的數量列舉出來,從而解決問題;c.可引導學生在列舉部分情況的基礎上,從表格中尋找規律解決問題。
2. 采用新穎幽默的問題表達方式,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表達問題的方式常常通過語言來實現,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思維聚集到要解決的問題上,這時教師對問題的表述要用詞得當,修辭手法恰如其分,語言抑揚頓挫、聲情并茂、詼諧幽默,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3.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綱要》指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與有力的學習工具。”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要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充分利用投影、錄音、錄像、模型以及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在問題教學中的作用,讓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借助形象來實現有效思維,從而提高思維品質。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在周長一定時面積最大”,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各種周長相等的平面圖形,進行動態比較,逐步讓學生得出隨著邊形的增多,面積也在不斷地增大,最后得出:在此種情形下圓的面積最大。學生不僅知道了,而且感悟到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