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蒼南縣第一實驗小學 吳子彤
指導老師 陳小燕
例文一學騎車
浙江省蒼南縣第一實驗小學 吳子彤
指導老師 陳小燕

“哇!我有新的自行車了!”那是一輛鳳凰牌的自行車,是奶奶送給我的。紅色的車身,黑色的車把,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迫不及待地想把自行車騎回家。我小心翼翼地扶著把手,慢慢地挪動著屁股,一點,一點……呼!終于坐上自行車了。我還沒咧開嘴樂,“撲通”一聲,身體就不由自主地往一邊倒去,惹得媽媽在一旁哈哈大笑。
“不許笑!”我氣呼呼地對著媽媽說,“我一定要征服自行車!”說完,我拍了拍屁股,站起身,重新扶起自行車。
“別著急。學騎車急不來的。”媽媽在一旁樂呵呵地說。她慢慢地走近我,用手扶著我的坐墊,招呼我坐上去。這回,我輕松地坐了上去,哈哈,懸在空中的感覺可真爽啊。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滋滋的。“出發嘍!”我緊緊地握著把手,腳用力一蹬,車搖搖晃晃地在路上前進著。媽媽呢,則在后面拽著我的坐墊。在夕陽的余暉里,自行車和我的影子被拉得老長老長的。我越騎越得意,嘴里不禁哼起了歌。
“我放手了哦!”媽媽在后面高聲地提醒。
“沒問題!”我回答。媽媽一松手,自行車頓時像一頭暴躁的斗牛,左沖右撞,“撲通”一聲,把我摔了個嘴啃泥。媽媽連忙走上前,問:“要不,我再幫你扶一會兒吧?”我想:不行,不能靠媽媽,我要找到自己的平衡點。我朝媽媽搖搖手,忍著痛坐上自行車,把腳放在踏板上,使勁一蹬。自行車又慢慢地前進了,可是我還沒來得及把另一只腳放在踏板上,車又倒了。哼,我就不信了,別人會的,我也一定可以的。我忍住痛又坐上了自行車,把踏板使勁兒一踩,輪子轉了兩圈,又倒了。一次,兩次……慢慢的,我感覺到自行車就像與我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似的,跟我越來越默契了。我輕輕一動把手,車就轉換方向;我使勁踩踩腳踏板,車就迅速前進。哈!我可以騎上車子搖搖晃晃地前進了。半圈,一圈,兩圈……風在我耳邊輕輕掠過,陽光柔柔地拂過我的臉龐,媽媽的喝彩也在我的耳畔響起。
就這樣練習了四天,我終于可以自如地騎上自行車在小區里轉了。我興奮極了,恨不得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所有的人。
現在,我騎車的技術進步了許多,連上下坡都不成問題了。我可以騎著自行車幫媽媽拿快遞,還可以騎著自行車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自行車成了我的“小助手”。學騎車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只要刻苦地訓練,你就會有成功的喜悅。”
【梁老師的話】
子彤小朋友學騎車的故事很是真實,因為梁老師小時候學騎車也是這樣的。“真實”是寫“學本領”這一類習作的基礎。因為是親身經歷的,所以子彤才會將過程寫得清楚:從剛開始的“一點不會”,到“媽媽扶著自己學,會騎一點點”,再到“自己獨立多次嘗試”,最后“能在小區里自如轉”。這一過程想必子彤歷歷在目。因為實實在在做過的,所以子彤體驗深刻,過程也就寫得具體生動了,劃橫線的句子就很好地寫出“初學、再學、又學”的困難和喜悅,真切地寫出自己的“氣呼呼、甜滋滋、不服氣、喜悅”的心路歷程,真是精彩。當然,老師還喜歡子彤對于“夕陽的余暉”“風在耳邊輕輕掠過……”這些環境的描寫,原來“學車”這么一件簡單的事情也可以這樣美麗、美好。
不過,子彤有些句子可以寫得“干凈”一些,比如加方框的這些字詞就可以去掉;再如最后的道理其實已經包含在學習的過程和環境的描寫中了,就不必寫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