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朱芳
摘要:孩子喜歡聽各種各樣的故事,故事中生動的形象,濃郁的情趣,自由飛翔的幻想,可以幫助幼兒去了解本來比較艱深的思想和道理,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能力。教師給幼兒講故事,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實踐,也可以說是以故事為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幼兒極易接受。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講故事的注意點,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作品的鉆研、仔細分析故事的主題、掌握故事的情節高潮、設計出適合幼兒的作品和教案,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發揮故事作用,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故事;幼兒園;兒童;表達能力
在為幼兒講故事時,一定要注意幼兒的具體接受能力。三歲多的幼兒,各種心理過程帶著明顯的具體形象性,語言對他們雖然也起著一定的指導和調節作用,但單憑語言來理解事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對小班幼兒所講的故事,內容一定要接近他們的生活,是他們所熟悉的事物形象,使其感到老師講的要像他們所做過的或見過的事情,引起聽故事的興趣。老師還要將故事內容講的具體。如講有關小朋友的事情,就要給小朋友起上名字。另外還可以選些有關小動物的故事,因為小班幼兒對小貓、小狗、小雞、小鴨等小動物特別感興趣。故事內容情節應簡短,但語言和情節可以反復重復,是幼兒所愛接受的,如《拔蘿卜》。隨著生活經驗的增加,可以逐漸講些內容豐富的故事。
一、教師如何上新故事課
1.選擇故事
要講好故事,首先要選好故事。在兒童故事中,有適合少年閱讀的故事,有適合童年期幼兒讀的故事,還有適合幼兒聽的故事,而在適合幼兒聽的故事里面,又有適合一般欣賞的,還有適合幼兒語言講述的,還有適合幼兒復述的故事。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的為幼兒選擇好故事。每學期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教學計劃,選好教材。為幼兒選擇故事教材,要注意以下2個方面:
(1)教育性:為幼兒選擇故事,內容要健康,富有教育意義。從思想性方面的要求是要選擇主題明確、單一,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對幼兒故事的教育性我們要有全面的認識。不能認為,為幼兒寫的、講的每一個故事都必須含有品德教育的內容,而應認識到凡是一切對幼兒成長有益的作品,都應視為思想內容好、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
(2)趣味性:為幼兒選擇故事,應有濃郁的兒童情趣。和可接受性。
為幼兒選擇故事,不論在內容上或表現形式方面,都要適合幼兒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
從故事的內容來講,應以反映幼兒熟悉的生活為主。如反映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家庭的生活、幼兒的游戲活動等。寫擬人體的動物故事,幼兒也非常喜歡。故事的主題要單一,情節生動有趣,故事線索清晰而不紛繁,故事的語言優美而規范。
2.分析和熟悉教材
選擇教材是講好故事的基礎,分析和熟悉教材是講好故事的前提。在故事確定以后,教師要反復閱讀故事,甚至能背誦,還要掃除字詞障礙等。具體來說,應從以下方面人手:
(1)反復閱讀,分析作品的中心思想,故事的主要人物、主要內容、主要情節。還要具體搞清哪部分是情節高潮,是最能體現主題思想部分。
掌握故事的情節結構,分析故事的段落、層次。分析人物性格特點、語言特點,找出關鍵性的詞句,即重點、難點。如《豬小弟變干凈了》,重點突出豬小弟的“臟”,不講衛生,不“清潔”,在朋友的幫助下,小豬變“干凈”了。其中的“臟”、“清潔”、“干凈”等詞語是本故事的重點詞語。
(2)熟悉教材的過程,也是一貫突破表層,深入內部,進入藝術創造天地的過程,所以教師上課前,一定要認真分析、熟悉教材,并能流暢得、創造性得講述教材。
二、如何組織指導新故事課
故事教學常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有表情的朗讀,即逐字逐句得、有表情的朗讀作品;一種是講述,這種方法可以不拘泥于原文,可刪減內容,變換詞句,加進解釋等。在實際教學中,主要是運用后一種方法。講述中,教師的表情、語調、語言的停調、速度、手勢動作等都要特別注意。
為了使幼兒能集中注意,在講述故事前,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如環境應安靜、整潔;沒有多余的物品分散幼兒的注意;座位的安排應使全體幼兒能清楚的看到教師的表情和動作。
上課后,教師要先組織幼兒安靜的坐好,穩定他們的情緒,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要在安靜的氣氛中開始教學。開始,教師可用有感情的語調來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和愿望。
三、怎樣讓幼兒復述故事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幼兒除聽教師講故事外,有些好的故事,幼兒還須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復述。
復述是教師首先教給幼兒的一種講述形式,他是幼兒用富有表現力的口語,對文學作品的在現。幼兒復述故事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而是在對作品正確理解的基礎上自然的講述。他既要基本上按照作品的原文講,但又不要求過死;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用比較自然的口語去講述。
1.復述前的準備
首先應選好適合幼兒復述的教材。給幼兒講的故事中,不是每個故事幼兒都能復述,要求幼兒復述的故事篇幅比較短小,情節生動并有適當的重復,結構簡單、對話較多的作品。題材應為幼兒所熟悉或易于理解,能夠喚起幼兒想象和情感的,如《拔蘿卜》《三只熊》《蘿卜回來了》《小羊和狼》一類作品最適合幼兒復述。
2.復述過程的指導
上復述故事課時,教師開始應用生動的語言啟發幼兒復述的興趣和愿望。在幼兒復述過程中,教師始終要起主導作用。在復述較長作品時,開始可分段重復,內容熟悉后,再逐漸過渡到由一人復述整個故事。除每個幼兒復述后要有簡單的評議外,課結束時,還應對幼兒的復述有總的評價,以啟發幼兒復述的興趣和提高復述的質量。復述結束時,教師也可啟發幼兒用表演游戲的方式重現故事的內容。
四、結論
幼兒是通過模仿學習語言的,教師應該給他們提高正確的模仿榜樣。教師的語言是幼兒直接學習的榜樣,總之,教師在故事教育活動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可忽視,新的教育觀念,好的叫教學設計,都必須依靠教師的實踐才能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得以落實。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在語言文學教育活動中,不斷提高個人教學藝術水平,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水平,為幼兒的全面發展作出我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