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璇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社會的主要發展趨勢越來越趨向于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在大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對人文關懷這一概念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人文關懷的缺失問題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更是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永恒主題。在本文中分析了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大學體育教育中的幾點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在大學體育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策略,旨在提供一個參考意見,可以更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大學 體育教學 人文關懷 策略
一、大學體育教學中加強人文關懷的重要意義
體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和呵護人的生命力,最終目的是實現人類的優雅生存。大學的存在就是為了給社會各個領域輸送優秀人才,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需求的不斷增加,對大學的教育問題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人文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生可以在人文教育的氛圍內全面的認識和完善自己,樹立起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意識,形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下身心獲得全面發展。大學體育教學中也離不開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存在可以實現體育的最終目標。在體育課程中滲透人文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扮演的主體地位,發展個體意識,因此應該對每個個體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才可以在進入社會后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大學體育教學中人文缺失的表現
(一)對大學體育教育關注度太低
新課改的大學體育教學普遍來說都只是擺設,并沒有充分重視學時和學分,也沒有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引導,學生在完成課業的同時并不會選擇去進行體育鍛煉,導致體能素質明顯下滑。傳統的體育教學的目的就在于關懷青少年身體強健,以及陶冶心靈和健全心理。實際與現實的落差導致學生和老師的積極性并不高,大學的體育教學的人文關懷也處于缺失的狀態。
(二)體育經費和學科建設沒有得到重視
我國國內大部分的大學都不夠重視體育教學,沒有足夠體育鍛煉的場館、缺乏鍛煉教材、天氣等諸多原因造成了上課變成了放羊課。南北方的天氣差異,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學生們都會面臨太陽的炙烤和冬天寒冷的冷風,對學生來說體育課就是一種煎熬。大學不能給學生們提供足夠面積的體育場館,學生們去上課就變成了只是應付老師應付考試的狀態,長期下來上體育課的積極性都會被打消。
(三)特殊群體沒有得到足夠的照顧
對于一些特殊的學生群體,學校不能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和硬件設施,有障礙的學生很難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和健康的同齡人相比,這些特殊人群更需要人文關懷,更需要體育鍛煉。
三、大學體育教學人文關懷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加強自我關懷的能力
學生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當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關懷自己和關懷他人,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價值,才可以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活動中,營造出一個快樂、和諧的體育教學氛圍,在課堂上延伸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更好的幫助自己幫助別人。
(二)加強教師隊伍的人文知識水平
師資團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大學的發展,這樣的形勢推動下,大學的教師隊伍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不斷的完善自身專業基礎的能力,還要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成為知識淵博、多才多能的教師。教師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在教學課堂上老師才可以更好的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學生、激勵學生,課堂上彌漫著一種人文關懷的氛圍。
(三)重視個體之間的差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短板,這就要求大學老師在日常的授課中要依據個體的差異進行差異化教學。老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特長、體育學習能力、領悟能力、自身發展特點能方面進行差別對待,例如800米長跑,對于擅長的學生來說可以完成任務,對于身體較弱的學生老師應該適當做一些調整,盡可能最大程度的讓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老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個體,有層次的進行體育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身體上的鍛煉,切記一刀切,讓學生擁有自己的自信心,達到體育鍛煉的最終目標。
(四)設置具有人文關懷的教育內容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課程中,老師們可以設置具有人文關懷的教育內容,吸引學生的眼球,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專業增加趣味性的小游戲和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大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現實情況,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盡量使用人文化的教育方式,選擇更加新穎、更加有趣的體育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活躍整個課堂氛圍,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體育健康意識,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記體育鍛煉。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潛移默化的進行人文教育,培養學生擁有自己的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完善自己的品格,最終獲得身心全方面的發展。
社會的迅速發展下,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層出不窮,對于人才定義的標準也是越來越高。大學是一個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地方,不僅僅局限在日常的教師授課中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還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給予一種人文關懷,提供更加新穎、富有創造性的教育模式,保證人才的整體質量。大學學校不應該將注意力僅僅放在身體素質上,還要著眼于學生的品質、人格、智力等方面的完善,滲透人文關懷的理念,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全面的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觀.高職學校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2] 杜電電.論加強體育素質教育與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綜合能力[J].科技信息.2009(16).
[3] 裴立新.新世紀體育發展的基本理念[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