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莖
【摘要】中職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整個中職教學科目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而如何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效率是目前中職語文教師研究的焦點,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中職語文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正在發生改變,本文主要對信息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職語文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52-01
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兼備的技術型人才,而中職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這樣艱巨的培養目標,中職語文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信息技術便成為中職語文教學的新方式。本文首先對中職語文的信息化教學現狀進行評析,其次,對中職語文的信息化教學實施提出改進策略。
一、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的現狀
中職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注重運用信息技術,這就確定了信息技術對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也對在崗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信息化教學的本質是利用網絡技術挖掘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并豐富學生的學習渠道。但從目前的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現狀來看,依然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信息化自主學習探究時,忽視了引導學生正確運用信息技術的理念,使得很多學生利用網絡干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導致課堂秩序渙散,無法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其次,中職語文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對信息化教學的理解出現偏差,表現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就是往往將多媒體作為呈現知識的一種簡便方式,從本質上來講,并沒有脫離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只是將板書的形式轉化為多媒體呈現,這樣有失靈活的現代教學方式并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最后就是很多教師為了充分展示和呈現多媒體教學的優點,盲目的在課堂講授中穿插一些視頻和圖片,而這些視頻和圖片與實際的教學內容聯系并不緊密,這樣的做法不僅占用了課堂教學時間,同時容易轉移學生注意力,進而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的改進措施
1.合理利用多媒體,渲染語文課魅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興起以及在各個領域的普遍推廣,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已不能適用于新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多媒體具有將聲、色、形集于一體,同時作用于人的多處感官的特點,使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相比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多媒體呈現出來的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和生動。而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語文教師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盡最大可能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中職語文的教學環節中,語文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充分利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字、視頻、語音等通過信息技術融入教學內容,讓原本枯燥的理論概念課堂變得有生機有活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積極探索,讓學生在充分感受語文魅力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
2.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情境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而教學情境的創設離不開對媒體的應用,中職語文教師借助信息技術開發一定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在輕松的學習中發現學習樂趣,比如在講授一篇語文課文時,為了給學生更好的視覺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相應的課件,并添加相應的音樂和視頻。同時從感官上刺激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程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其次,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學習。
3.充分利用網絡,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強調對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為了完成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凸顯出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地位,從而提高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另外,為了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索思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綜上所述,新課改實施的背景下,信息化的教學方式是中職語文教學必須采取的教學方式,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缺陷的彌補,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最佳選擇,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化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蒼中洪.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11:132-134.
[2]付學佳.現代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8:280.
[3]葛繼林.淺談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J].學周刊,2014,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