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嘉寶
【摘要】由于中職教育本身的特點,在長時間的教學過程中,中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德育教育,導致很多學生綜合素質偏低,無法滿足社會單位需求。因此,有必要優化中職德育教學效果,在保證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促進學生人際關系、團隊能力等意識的提升。希望此次研究能夠為教學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中職 德育教學 優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76-02
現如今,我國越來越重視中職教育發展情況。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綜合性人才,是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所在。中職教育對于我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緩解社會就業問題,另一方向可以提升產業大軍的整體素質。所以優化中職德育教學效果至關重要,還需要中職學校能夠重視開展德育教育。
一、適度加工教材,靈活使用教材
在中職德育教學中,教師能否充分運用好此教學工具,發揮教材的重要性作用,對于教學的教學能力具有一定考驗。因此,教師能夠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加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師可以不用拘泥于教材,科學的使用教材,實現用活教材、用好教材的目的。在《哲學與人生》的教學中,文章中提到“人生總有一條道路適合你”,教師在講解此道理時,可以不用引入教材中的實例,可以講解某位殘疾奧運明星,最終獲取金牌的故事。從而使學生明確教材中的道理,教師如果適當使用教材,勢必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此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以引發學生共鳴,更加容易被中職學生所接受,最終提升德育課堂教學質量。
二、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應有所側重和針對性
現階段的中職學生,普遍具有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注重學習的意識等特點。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有必要結合學生特點,適當指導和鼓勵學生,以后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中職學校,很多學生均屬于獨生子女,具有自私、驕傲、不愿與他人交流等特點,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情感,相互幫助,團結友愛;并且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規范,文明交流和做事。
三、打造實用化、多元化的德育教學內容
在以往的中職德育教學中,由于德育學科理論性較強,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無味性,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中職學校有必要打造多元化的德育教學內容,使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切身參與到德育教育活動中,以此加深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德育的實用性,是指教師能夠對社會發展動態做到及時了解,同時關注社會中的焦點問題,比如說涉及法律方面知識的專業學生,在德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講解最新的法律知識,提升德育教育的時效性。由此可知,將德育教育與學生專業的相結合,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和道德品質,對于學生畢業就業具有重要意義,增強了學生同崗位競爭能力。
四、優化德育課堂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法指的是,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教師精心準確具體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思考,同時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進行研究和決策,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在中職德育課堂教育過程中,組織學生思考和評價案例,同時構建互動交流的合作平臺,使德育教育更加具有啟發性和研究性,全面調動中職學生學習熱情,激發潛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案例教學法的實施,要求教師能夠加強對各種教學手段的結合使用,比如說黑板、多媒體課件、電腦等等,以此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加深學生知識學習體驗。在中職德育教材中,存在非常多數量的可用案例,使學生學習到知識,實現教學目標。案例式教學方式的使用,教師需要明確下面兩點內容:首先是案例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必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貼近,便于學生理解。案例還需要具有時效性,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其次,案例教學需要教師把握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性。案例并非是簡單的舉例說明,而是要求教師能夠精挑細選,將案例教學與德育教學做到充分融合。中職德育教師只有全面駕馭,學生只有認知分析和學習,才能夠充分發揮出案例教學手段的重要性效果,使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德育理論知識。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中職德育教育依舊存在各種問題,為提升德育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中職學校必須重視存在的不足之處,能夠及時轉變教育理念,完善教學手段,重視教學評價,切實提升德育教育質量,使學生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建國.關于優化中職校德育課實效性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5)
[2]李云江.淺談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法的優化[J].新西部:理論版,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