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蓉
【摘要】本文通過對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外語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分析,為我國面向創新素質培養的大學外語教學提供實際參考和有益借鑒。
【關鍵詞】創新素質 英語教育 教學理念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68-01
如何在外語教學中實現對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已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日本于上世紀末開始了旨在培養面向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在這一背景下進行的英語課程改革,以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簡稱ICU)的改革成果最為卓著,得到了日本“外語教育調查研討委員會”的高度評價[1]。改革的成果對我國面向創新素質培養的大學英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
一、ICU英語課程教育理念和教學目標
ICU英語課程是通識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屬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范疇,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任務。ICU強調英語課程的目的“不是學習英語,而是通過英語學習”,它不是以獲得的英語知識和技能為目標,而是通過全面的教育和訓練,發展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和整體判斷能力。這些能力包括“客觀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設定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建構和表達能力”[1]。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傳統意義上大學英語課程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拓展,通過英語可以學習多學科知識,可以學習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從不同角度批判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基本的科學研究素養等等。當然,由于基本的學術研究能力是通過英語教學來培養的,所以自然也離不開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基本的學術研究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
二、ICU英語課程廣博的多學科教學內容
ICU的英語教學材料的內容涵蓋了廣博的多學科知識內容。包括教育價值、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種族問題、生物倫理學、西方國家介紹、東西方文化藝術、電影和歌曲與社會、宗教、人際溝通、談判技巧、商業探索、當前的熱點問題、國際時事以及日本英語教育中的問題、如何通過閱讀進行寫作等等。很明顯,這些教學內容體現了人文性、基礎性、國際性、綜合性以及與大學生生活的相關性。
ICU國際性的英語教學內容在話題的設定上也力求從國際的視角審視問題,以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全球意識。以東西方文化藝術主題為例,在涉及“日本文化的核心概念方面有:如何向外國人說明我們的文化”、“異文化間的交流:文化的沖突”、“東西方藝術中的愛、陰影和自我”、“文化圈內人,文化圈外人”等話題。
與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話題內容體現了貼近時代、滿足學生認知和實際需要的特點。以教育價值(Education Values)為例,討論的3個問題有“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critical thinking,reading and writing”、“reading and writing arguments”。以上話題能使大學新生認識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不同,有助于學生審視和反思自己的教育價值觀和學習模式,及時轉變原有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為他們順利的、積極地參與大學學習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礎。這樣的話題既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教育價值觀,又能滿足大學生的認知和現實的生活需要,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總之,英語課程涵蓋了廣博的多學科內容,話題材料的選擇和安排充分考慮到處于大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需求,不僅符合大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并且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貼近時代,能夠起到引導和啟發學生對于其它學科的入門與興趣,擴充學生的宏觀知識基礎的作用,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具有較高文化修養和寬廣知識面,培養全球意識等作用。
三、ICU英語教育對我國大學英語實施創新素質培養的啟示
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從以上分析來看,ICU英語教學目標實現了由單一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培養向既培養學術能力,又兼顧語言能力培養方面的轉變。它啟示我們,大學英語實施創新素質培養必須徹底轉變課程觀念。大學英語不能僅僅滿足于使學生獲得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改變以傳授英語語言知識、培養語言技能為中心,從教到學一切活動均圍繞四六級“考試”來進行的應試教育模式,應將多學科知識的學習融入英語教學中,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大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懷疑精神,促進其思維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2.提供與時俱進的多學科教學內容,優化學生知識結構
在確立英語教學實現創新素質培養目的的基礎上,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也要改變強化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傾向,提供廣博的多學科內容。話題材料的選擇和安排充分考慮到處于大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需求,不僅符合大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并且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貼近時代,能夠起到引導和啟發學生對于其它學科的興趣,擴充學生的宏觀知識的作用,從而達到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寬厚的文化積淀和文化修養,開闊的國際視野、以及積極的人生觀價值取向的目的。
3.建立高素質英語教師隊伍,保障教學順利實施
培養創新素質的大學英語對外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1)學術能力培養目標的確立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等高級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必須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必備的科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2)多學科教學內容的引入,要求教師不僅應具有英語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還應具有寬廣的多學科知識??傊⒄Z教育要順利實現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教學目標,要求高校必須具備高素質的、能滿足英語創新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有本章,大學のカリキュラム改革,日本:玉川大學出版部,2003
[2]http://www.icu.ac.jp/liberalarts/collegewide/elp/program.html
[3]http://www.icu.ac.jp/liberalarts/collegewide/elp/sea.html
基金項目:西北工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項目“面向創新素質培養的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GJY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