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俊
【摘要】在新課標教學體制不斷改進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學科作為中學階段的主修課程,國家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也越來越重視。表達能力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實際運用能力的重要內容。盡管現在我國的初中語文教育質量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本文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具體措施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 表達能力 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53-02
前言: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比較好動、活潑的年齡段,也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黃金時期。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無論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是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初中語文的課程相對比較輕松有趣,對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師面臨的新的挑戰。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意義
(一)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前提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人與人進行交流的主要渠道就是語言的表達[1]。表達能力是學生在未來在社會上拼搏的重要技能,而初中語文是學生積累文學知識的重要階段,只有頭腦中有內容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一個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表現在思維模式、文化知識積累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所以說,表達能力是初中學生提升綜合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學生交際能力提升的基礎
語言表達能力往往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質,也是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是否能給人留下好印象的關鍵因素,更是關系到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技能。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學生走入社會時,表達能力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是老師站在講臺上一個人講解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講,基本是老師的“一言堂”。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根本就得不到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不深。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課堂中多多設置提問、小組討論、談學習感想之類的內容。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有一篇古文叫《孫權勸學》,講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開始努力學習并且進步很快的故事。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疏通課文內容,在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可以請學生來談一談自己從這篇古文的學習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對未來的學習有什么樣的打算等。將課堂還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到的語文知識很好的表達出來,不僅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充分的思考,也加強了對知識的運用。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事業中的普及面越來越廣泛,我國的初中學校基本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2]。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不僅帶動了課堂的學習氛圍,還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里有一篇課文叫《范進中舉》,老師可以在網上找到這篇課文的視頻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放映,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范進在考中舉人之后欣喜若狂的狀態以及岳父態度轉變的情節。觀看完視頻之后,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一組同學在下節課上將課文中的內容表演出來,表演的最生動的一組老師可以給出相應的獎勵。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在小組之間彩排的過程中以及最后在班級表演過程中,都能夠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三)增加語文實踐內容
適當的社會實踐是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深刻的有效方法[3]。初中語文課程的內容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可是如果一味的在固定的教室里坐著聽講,可能不會使學生感受到課文里描寫的精彩的故事和美麗的風景。如果老師可以適當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實踐中去,這樣的教學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是非常有效果的。
結束語: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對教材里的大千世界也有很多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語文課堂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理解知識以及與人交流都是意義非凡的。表達能力可以體現出學生的很多方面的特點,對于老師來說,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與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很大的聯系,對于學生來說,關系著未來學生在社會上的發展。希望通過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研究可以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殷素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學周刊,2015,(24):184-185.
[2]龐志影.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124.